|
电还原MoSe2修饰TiO2纳米管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张亚萍, 丁文明, 朱海丰, 黄承兴, 于濂清, 王永强, 李哲, 徐飞
2019 Vol. 34 (8): 797802
摘要(
710 )
HTML(
19)
PDF(4362KB)(
1086
)
通过阳极氧化法在乙二醇电解液中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 以钼酸钠和亚硒酸为原料, 改变原料的浓度配比以及沉积电压, 电化学还原沉积MoSe2对TiO2纳米管阵列进行修饰, 以半导体复合的方式提高TiO2的光电化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物进行物相、形貌分析, 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复合材料的线性伏安曲线、交流阻抗。结果表明, MoSe2与TiO2形成了p-n异质结, 降低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以及电荷转移电阻显著降低, 使载流子浓度、光电流密度明显增大。沉积电压为-0.5 V, 2 mmol/L H2SeO3沉积30 s, 经过300 ℃热处理的MoSe2/TiO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 在0 V偏压条件下光响应电流密度为1.17 mA/cm 2, 是空白样品的3倍, 电荷转移电阻从331.6 Ω/cm 2下降到283.9 Ω/cm 2。当热处理温度为330 ℃时, MoSe2会发生团聚, 堵塞TiO2基底, 使得MoSe2/TiO2吸光能力减弱, 综合性能变差。
|
|
凹凸棒石/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张盛, 蒋亿, 纪媛媛, 杜莹, 盛振环, 殷竟洲, 李乔琦, 张莉莉
2019 Vol. 34 (8): 803810
摘要(
838 )
HTML(
21)
PDF(1292KB)(
1170
)
以凹凸棒石(ATP)为载体, 通过原位沉积, 结合冷冻干燥、程序焙烧工艺在其表面负载不同质量分数的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薄层材料, 制备系列ATP/g-C3N4复合材料用于电催化析氧反应, 产物标识为ATP/g-C3N4-w (质量分数w = mATP: (mATP + mg-C3N4)=0.33、0.40、0.50、0.67), 并研究在0.1 mol/L KOH的电解液中的电催化析氧性能。结果表明: g-C3N4薄层通过Si-O-C键牢固负载于凹凸棒石表面, 从而有效调变g-C3N4表面的电子层结构, 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电催化析氧测试的结果表明: ATP/g-C3N4-0.50具有最优的析氧催化性能, 在10 mA/cm 2电流密度下其析氧过电位为410 mV, 塔菲尔斜率为118 mV/dec, 并表现出优异的析氧稳定性。
|
|
铁助剂对乙酸自热重整制氢用CoxAl3FeyOm±δ催化剂的影响
王巧, 周庆, 安爽, 杨浩, 黄利宏
2019 Vol. 34 (8): 811816
摘要(
674 )
HTML(
7)
PDF(653KB)(
880
)
生物质转化获得的生物质油可作为重要的制氢原料, 选取生物质油的主要成分乙酸作为模型化合物, 开展了乙酸自热重整催化制氢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促进的类水滑石型钴基催化剂, 用于乙酸自热重整制氢体系, 并利用XRD、H2-TPR、N2低温物理吸脱附、TG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 通过共沉淀法获得了以类水滑石结构为前驱体的(Co/Fe)xAl2CO3(OH)y·zH2O物相; 该前驱体经焙烧后获得的氧化物, 其主要物相为氧化铝担载的尖晶石结构, 包括CoAl2O4、Co3O4、Fe3O4、FeAl2O4等, BJH模型计算显示CoxAl3FeyOm±δ催化剂形成了介孔结构, 其中Co0.45Al3Fe0.4O5.55±δ孔径分布集中在4 nm左右, H2-TPR及XRD测试显示添加助剂Fe提升了催化剂还原度, 并在还原过程中形成了CoFe合金; 所获催化剂在乙酸自热重整反应中, 氢气产率达到 2.72 mol-H2/mol-HAc, 并保持稳定。表征结果还显示, 该催化剂在反应中结构稳定, CoFe合金稳定存在, 并未出现积炭, 表明催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积碳的特点。
|
|
氮化硼纳米片负载纳米Cu2O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
朱萌萌, 李国华, 张雪明, 翟佳欣, 甘思平, 宋潇
2019 Vol. 34 (8): 817826
摘要(
831 )
HTML(
26)
PDF(5629KB)(
1361
)
纳米级氧化亚铜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 但较差的稳定性使其应用受限。本研究采用简单可控的抗坏血酸液相还原及气氛焙烧法, 制备了一种兼具高催化活性与催化稳定性的Cu2O/BNNSs-OH负载型催化剂, 其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水相变提供的“推-拉”作用剥离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为载体, 液相还原反应体系pH=11时, 抗坏血酸向Cu 2+滴定制备的Cu2O纳米颗粒(2~7 nm)为活性组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拉曼(Raman)光谱仪等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Cu2O纳米粒子不但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 BNNSs对Cu2O还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避免其被氧化成CuO。将Cu2O/BNNSs-OH应用于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反应中, 该催化剂表现出同贵金属类似的高催化活性, 5次重复利用后的转化率仍高达90%。
|
|
低负载量Pd/CeO2/γ-Al2O3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VOCs
李思汉, 张超, 吴辰亮, 张荷丰, 严新焕
2019 Vol. 34 (8): 827833
摘要(
692 )
HTML(
17)
PDF(3392KB)(
1155
)
采用直接吸附法制备了Pd负载量为0.03% (质量分数)的Pd/γ-Al2O3和Pd/CeO2/γ-Al2O3催化剂, 并用于评价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在VOCs体积分数为0.1%, 空速(GHSV)为18000 mL/(g·h)条件下, Pd/CeO2/γ-Al2O3催化剂上甲苯、丙酮和乙酸乙酯实现98%转化率的温度分别为205、220和275 ℃, 比Pd/γ-Al2O3分别降低了15、15和20 ℃, 而且即使在较高的气体空速下, Pd/CeO2/ γ-Al2O3催化剂仍能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氧化性能, 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氧化铈的加入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Pd/CeO2/γ-Al2O3含有Ce 3+和高含量的PdO, 活性物种主要以PdO形式均匀地分散在载体γ-Al2O3表面。另外, PdO与非化学计量的CeO2之间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增强了Pd/CeO2/γ-Al2O3催化氧化性能。
|
|
新型二维TiSe2纳米片的可控合成及其生长机理
焦思怡, 葛万银, 殷立雄, 徐美美, 常哲, 张荔
2019 Vol. 34 (8): 834838
摘要(
823 )
HTML(
19)
PDF(2537KB)(
952
)
溶液法是一种反应温和、易控制且常用的合成方法。目前已报道的溶液法制备TiSe2时通常采用三辛基膦(TOP)为溶剂, 但这种试剂有毒, 对人体和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本研究通过简单的、无TOP的溶液法成功地制备了单分散的六边形TiSe2纳米片, 并通过调整反应时间研究TiSe2纳米片的形貌演变规律。利用XRD、SEM、ED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对其物相、形貌、元素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根据SEM结果对其生长过程及形貌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一种螺旋状逐层生长的机理; 分析考察了TiSe2纳米片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活性, 发现其具有高于P25的降解能力, 这表明TiSe2纳米片作为光催化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基于石墨烯森林电极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韩杰敏, 王梅, 仝召民, 马一飞
2019 Vol. 34 (8): 839843
摘要(
1114 )
HTML(
30)
PDF(6848KB)(
1970
)
本研究提出并制备了一种以石墨烯森林为电极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与其它墙形竖直薄片状的石墨烯形貌差异较大的石墨烯森林。此石墨烯森林具有低薄膜电阻((110±5) Ω/□)以及独特的离散“树状”结构, 有利于石墨烯森林与其他电极材料之间的接触和摩擦。根据石墨烯森林的形貌优势, 将聚酰亚胺膜和石墨烯森林膜作为电极组装摩擦纳米发电机, 其开路电压可达20 V, 短路电流可达0.75 μA。此外, 还讨论了基于石墨烯森林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最后, 利用此纳米发电机点亮了演示电路中三个不同颜色的LED, 证明了石墨烯森林在摩擦纳米发电机中的有效应用。
|
|
TbW10-Agarose柔性自支持绿光薄膜的制备及化学响应荧光开关性能研究
王斌, 郑金慧, 王晓红, 赵博, 许良, 刘宗瑞
2019 Vol. 34 (8): 844850
摘要(
577 )
HTML(
19)
PDF(4073KB)(
847
)
基于功能互补原理, 以稀土多酸Na9TbW10O36(TbW10)为发光功能组分、琼脂糖为成膜基质, 通过溶胶-凝胶及Casting技术制备了稀土多酸柔性自支持绿光薄膜TbW10-Agarose, 利用FT-IR、Raman光谱对薄膜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 利用SEM、AFM和TEM对薄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和微结构进行研究, 考察TbW10掺杂量对薄膜透光率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在HCl/NH3刺激下, 实现了TbW10-Agarose绿光薄膜可逆的化学响应荧光开关性质, 利用荧光动力学方法对绿光薄膜化学响应荧光开关的响应时间及可逆性进行研究; 并拓展了该绿光薄膜对HCl气体的荧光光谱检测, 检出限为0.2731 mmol·L -1。
|
|
氧化锌透明陶瓷光学透过模型构建与实验验证
林德宝, 范灵聪, 丁毛毛, 谢建军, 雷芳, 施鹰
2019 Vol. 34 (8): 851856
摘要(
572 )
HTML(
11)
PDF(1003KB)(
803
)
本研究以ZnO透明陶瓷为研究对象, 基于Mie理论及Rayleigh-Debye近似散射理论, 建立了单轴六方晶系透明陶瓷的双折射散射与其直线光学透过率之间关联的理论模型, 阐明了ZnO透明陶瓷光学直线透过率随晶粒尺寸减小、陶瓷织构度的提升而增大的关系。采用强磁场下的注浆成型工艺结合优化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参数, 实现了ZnO透明陶瓷显微结构的有效调控, 使得制备的ZnO透明陶瓷符合模型要求。实验结果表明: 当ZnO陶瓷平均晶粒尺寸从1.72 μm减小至0.66 μm时, 其600 nm处的直线透过率从5.1%提高到12.9%; 对于亚微米级ZnO陶瓷(平均晶粒尺寸0.35 μm), 当陶瓷织构度从4.0%提高到24.7%时(XRD计算), 样品光学直线透过率从21.6%提升到36.6%。所获得实验结果与构建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吻合, 证实了所构建的模型。
|
|
正负错配纳米颗粒掺杂对YBCO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王雅, 索红莉, 刘敏, 王田田, KAUSARShaheen, 徐燕, 马麟
2019 Vol. 34 (8): 857861
摘要(
512 )
HTML(
3)
PDF(822KB)(
646
)
利用低氟MOD工艺制备了Ba2YTaO6(BYTO)单一纳米颗粒掺杂及BYTO和LaAlO3(LAO)双纳米颗粒共掺杂的YBCO复合薄膜。研究表明BYTO在YBCO薄膜中的最优掺杂量为6mol%, 此时薄膜的自场Jc为1.25 MA/cm 2, 在1.2 T下获得的最大钉扎力为3.02 GN/m 3。共掺杂试验中引入与YBCO具有正错配度的BYTO粒子和负错配度的LAO粒子, 两者相互作用使有效掺杂总量提高至10mol%。调整两种纳米粒子的配比发现6mol% BYTO+4mol% LAO掺杂的YBCO复合薄膜样品在外加磁场为2 T时, Jc值高达0.27 MA/cm 2, 获得最大钉扎力时的磁场由纯YBCO薄膜的0.42 T提高至共掺杂的1.6 T, 此时最大钉扎力为5.6 GN/m 3。正负错配纳米颗粒共掺杂有效地提高了YBCO复合薄膜在外加磁场下的超导性能。
|
|
低温反应溅射Al+α-Al2O3复合靶沉积α-Al2O3薄膜
程奕天, 邱万奇, 周克崧, 刘仲武, 焦东玲, 钟喜春, 张辉
2019 Vol. 34 (8): 862866
摘要(
617 )
HTML(
5)
PDF(1196KB)(
1044
)
低温沉积α-Al2O3薄膜是拓展其实际工程应用的关键。本研究以Al、α-Al2O3和Al + 15wt% α-Al2O3为靶材, 用射频磁控溅射在Si(100)基体上沉积氧化铝薄膜。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对所沉积薄膜的相结构和元素含量进行研究, 用纳米压痕技术测量薄膜硬度。结果表明, 在550 ℃的基体温度下, 反应射频磁控溅射Al+α-Al2O3靶可获得单相α-Al2O3薄膜。靶中的α-Al2O3溅射至基片表面能优先形成α-Al2O3晶核, 在550 ℃及以上的基体温度下可抑制γ相形核, 促进α-Al2O3晶核同质外延生长, 并最终形成单相α-Al2O3薄膜。
|
|
基于划刻实验的单晶锗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耿瑞文, 杨晓京, 谢启明, 李芮, 罗良
2019 Vol. 34 (8): 867872
摘要(
676 )
HTML(
4)
PDF(5470KB)(
760
)
采用Cube压头对单晶锗进行变载与恒载纳米划刻实验,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已加工表面进行观测, 根据表面形貌将划刻过程分为延性域、脆塑转变域及脆性域三种, 对各个阶段的表面成型及材料去除方式进行了研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阶段划刻力进行非线性拟合, 并利用相关系数检验拟合函数可靠性, 结果表明划刻力与划刻深度存在强相关性。同时分析了单晶锗的弹性回复率随划刻距离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工件的弹性回复率将从纯弹性阶段的1逐步回落至0.76左右。基于脆塑转变临界载荷, 以裂纹萌生位置作为脆塑转变标志, 首次结合工件已加工表面弹性回复, 提出一种适用于计算单晶锗的脆塑转变临界深度模型, 其脆塑转变临界深度为489 nm。
|
|
二硼化镁的热氧化特性研究
郭洋, 张炜, 周星, 邓蕾
2019 Vol. 34 (8): 873878
摘要(
968 )
HTML(
16)
PDF(2230KB)(
957
)
利用氧弹式量热计、热分析仪器、高温管式炉等实验装置及手段, 研究了MgB2颗粒的热氧化特性和能量释放特性。结果表明, MgB2的实测燃烧热值和燃烧效率均高于无定型硼。在298~1673 K的温度区间内, MgB2在缓慢升温条件下的热氧化反应包含四个阶段, 其主要的氧化放热和增重都发生在1200~1665 K之间。而无定型硼主要的氧化放热和增重都发生在1919 K附近。在1665 K时, MgB2的氧化率高达94.3%, 而无定型硼的氧化率仅为43.6%。与无定形硼相比, MgB2可以在更低温度下充分氧化, 热氧化特性优于无定形硼。
|
|
第一原理研究LuPO4中氧空位的性质
李金, 刘廷禹, 姚舒安, 付明雪, 鲁晓晓
2019 Vol. 34 (8): 879884
摘要(
710 )
HTML(
8)
PDF(3701KB)(
877
)
磷酸结构的晶体在掺杂二价阳离子后容易形成产生焦磷酸结构(P2O7) 4-, 这种含有焦磷酸结构的氧化物材料十分适合做质子导体、燃料电池、气体传感器以及陶瓷膜等。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LuPO4晶体中氧空位的结构性质, 结果显示当氧空位带二价正电时, 会引发氧空位周围原子奇特的畸变, 形成焦磷酸结构。为了解释这种结构畸变的机理, 本文利用过渡态搜索计算了结构变化过程中势能面的变化情况, 正一价氧空位形成焦磷酸 结构需要越过2.4 eV的势垒, 而正二价氧空位形成焦磷酸结构则不需要越过任何势垒, 因此很容易形成焦磷酸 结构。最后给出氧空位不同带电态的晶格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分布等基本物理性质, 氧空位处于正二价态结构下, 氧空位附近的P原子与O原子成键, 又由于O原子有较强的电负性, P的s轨道电子向O的p轨道转 移。P的s、p轨道在禁带中出现了与总态密度对应的缺陷能级, 结果表明带正二价氧空位的晶体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
|
|
玻璃成分-结构-性质的“基因结构”模拟法
张丽艳, 李洪, 胡丽丽, 王亚杰
2019 Vol. 34 (8): 885892
摘要(
534 )
HTML(
3)
PDF(2344KB)(
689
)
介绍了一种基于玻璃结构性质而建立的玻璃成分(C)-结构(S)-性能(P)的统计模拟方法。分析了常用的成分-性质(C-P)模拟法的局限性以及结构-性质(S-P)模拟法的特点, 并利用磷酸盐激光钕玻璃化学稳定性改良实验比较了C-P与S-P模型的差异, 表明对于组分微调设计, 结构模拟可以给出更好的模拟结果。叙述了C-S-P模型的建模步骤, 通过模拟案例演示了使用C-S与S-P模型反演玻璃成分的具体过程。除常规性质外, C-S-P模拟法还可以对玻璃的光谱激光性质及化学性质等C-P模型难以准确模拟的性质进行预测和模拟。目的是探索一种对玻璃设计普遍适用的, 可以为新型玻璃的研发和玻璃工业生产提供高效、准确设计的便捷模拟方法。
|
|
核壳型量子点-纳米金颗粒组装体高效检测神经性毒剂模拟剂
李盛菘, 郑永超, 孟澍临, 吴骊珠, 钟近艺, 赵冲林
2019 Vol. 34 (8): 893898
摘要(
679 )
HTML(
6)
PDF(1394KB)(
814
)
实验设计制备了一种由12层硫化锌包覆硒化镉的核壳型量子点(CdSe/12ZnS QDs)和纳米金颗粒(Au NPs)自组装形成的CdSe/12ZnS QDs/Au NPs复合结构, 并将其应用于神经性毒剂模拟剂氰基磷酸二乙酯(Diethyl Cyanophosphonate, DCNP)的高效检测。QDs由于与Au NPs存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而发生荧光猝灭, 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解氯化硫代乙酰胆碱(ATC)生成的硫胆碱能够将量子点取代而使量子点荧光恢复。当QDs与Au NPs的摩尔浓度比为20 : 1时, QDs荧光猝灭效果最佳, AChE浓度为1.0×10 -3 U/L时, QDs荧光恢复效果最好。DCNP的存在会抑制AChE的活性, 减少硫胆碱的生成并降低QDs的荧光恢复效率, 通过对QDs荧光恢复效率测定能够检测DCNP。在最优条件下对DCNP的检测结果表明, 量子点的荧光恢复效率与DCNP浓度的对数在5.0×10 -9~5.0×10 -4mol/L的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5.0×10 -9mol/L。
|
|
锌锰掺杂Fe3O4纳米颗粒的尺寸可控合成
程田盛, 潘炯, 徐鹰鹰, 鲍群群, 胡萍, 施剑林
2019 Vol. 34 (8): 899903
摘要(
663 )
HTML(
18)
PDF(1602KB)(
876
)
锌锰掺杂的Fe3O4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磁性能, 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磁性纳米颗粒的尺寸与其磁学性质以及生物磁性应用密切相关。因此, 为了适应不同生物应用对尺寸的需求, 研究其尺寸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 我们采用高温热分解法, 通过加入还原剂1,2-十六烷二醇, 改变金属前躯体和回流时间成功制备了尺寸在5~20 nm的锌锰掺杂Fe3O4纳米颗粒。研究发现:强还原剂1,2-十六烷二醇的加入有利于合成小尺寸的纳米颗粒, 而以金属氯化物作为金属前躯体和延长回流时间可以进一步合成更大尺寸的纳米颗粒; 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
|
层状硅酸钇改性SiCf/SiC复合材料湿氧化行为研究
王鹏, 王庆雷, 张翔宇, 杨金山, 周海军, 胡建宝, 丁玉生, 董绍明
2019 Vol. 34 (8): 904908
摘要(
773 )
HTML(
13)
PDF(2107KB)(
965
)
研究了层状硅酸钇的引入对SiCf/SiC复合材料湿氧化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硝酸钇乙醇溶液浸渍热解法向碳化硅纤维引入Y2O3, 再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沉积SiC。层状Y2Si2O7主要通过Y2O3与沉积过程中的SiC反应转化而成。研究发现, Y2Si2O7在1400 ℃湿氧环境条件下发生富集, 在氧化层表面形成保护层。氧化80 h后, 单层和多层Y2Si2O7改性的SiCf/SiC复合材料强度保留率分别达到60.38%和71.93%, 而没有改性的SiCf/SiC复合材料强度保留率仅为50.11%。结果表明: 层状Y2Si2O7的引入可显著提升SiCf/SiC复合材料在湿氧环境的抗氧化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