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吕坤(1989-), 男, 硕士研究生.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 在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了GZO薄膜和在Ar气氛下制备了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 分别研究了H2流量和Cu层厚度对薄膜透明导电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在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了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 对Cu层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沉积气氛中引入H2能有效降低GZO薄膜的电阻率而提高其透光率, 在H2流量为20 sccm时GZO薄膜具有最佳性能。随着Cu厚度的增加, 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的电阻率和平均透过率显著下降。在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的氢化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的电阻率普遍低于Ar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 但其透光率却随Cu层厚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另外, 薄膜的禁带宽度随H2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Cu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By method of magnetron sputtering, GZO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in H2+Ar atmosphere and GZO/Cu/GZO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in Ar atmosphere. Effects of H2 flux and Cu interlayer thickness on th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GZO/Cu/GZO films were also deposited in H2+Ar and the properties of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Cu interlayer thick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roduction of H2 into deposition atmosphere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resistivity and enhance the transmittance of GZO films. The best figure of merit is obtained for the films deposited at H2flux of 20 sccm. With increasing Cu interlayer thickness, both the resistivity and transmittance of the GZO/Cu/GZO multilayer film are decreased. After introducing H2 into deposition atmosphere, the transmittance of GZO/Cu/GZO multilayer film is remarkably decreased although its resistivity is further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u interlayer thickness. In add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energy gap (
In2O3:SnO2(ITO)是应用最广泛的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TCO), 其可见光区域平均透过率可达85%以上, 电阻率可低至10-5Ω·cm[ 1, 2]。但是ITO中In是稀有金属, 有毒, 价格昂贵, 且ITO薄膜弯曲性一般。因此, 必须寻找能够替代ITO薄膜的材料。
目前, Al掺杂ZnO(AZO)薄膜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 但Al的金属活性较强, 在制备薄膜时容易生成Al2O3相。与Al相比, Ga的活性较弱, 不易生成Ga2O3相, 且Ga的原子半径(0.126 nm)与Zn原子半径(0.135 nm)接近, Ga-O键(0.192 nm)与Zn-O键(0.197 nm)也相接近, 因此, 对ZnO薄膜进行Ga掺杂(GZO), Ga3+原子更容易替换Zn2+而获得更高的载流子浓度, 并降低晶格失配而产生晶格畸变[ 3], 从而获得较高性能的透明导电薄膜。
掺杂ZnO薄膜虽然具有良好的透明导电性能, 但低温度沉积薄膜的电阻率往往较高, 不能满足光电子器件中应用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低温度沉积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能, 研究发现在制备ZnO基薄膜时引入适量的H2, 可有效提高ZnO薄膜的性能[ 4, 5]。在ZnO基薄膜中插入金属层可形成三明治结构的多层薄膜, 如GZO/Ag/GZO、ZnO/Cu/ZnO、IZO/Au/IZO等, 这种结构薄膜的电阻率显著降低, 但是金属层对光有很强的吸收和反射, 其厚度对平均透过率有显著影响, 因此多层薄膜的可见光平均透过率相比单层TCO薄膜较差[ 6]。本工作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室温下、H2/Ar混合气氛中制备GZO薄膜; 在室温、Ar气氛中制备GZO/Cu/GZO多层薄膜, 分别研究了H2流量和Cu层厚度对薄膜透明导电性能的影响, 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 还尝试了在H2/Ar混合气氛中制备GZO/Cu/GZO薄膜, 期待利用氢掺杂的高透过率和Cu中间层的低电阻率以获得更好的透明导电性能。
采用FJL500型高真空多功能磁控溅射仪制备薄膜样品。实验使用的GZO靶材(Ga2O3质量百分比为3%)和Cu靶材纯度均为99.99%, Ar和H2的纯度均为99.99%, 衬底为载玻片。制备薄膜时, 本底真空为2.0×10-3 Pa, 溅射时工作气压为0.8 Pa, 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为6.5 cm, 溅射时基体温度为室温。采用射频溅射方法溅射GZO靶, 溅射功率为150 W; 采用直流溅射方法溅射Cu靶, 溅射功率为30 W。在H2/Ar混合气氛中制备GZO薄膜时, Ar流量为95 sccm, H2流量为0~20 sccm; 在Ar气氛下制备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时, Ar流量为95 sccm; 在H2/Ar混合气氛中制备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时, Ar和H2流量分别为95和20 sccm。
通过测量不同沉积时间的薄膜厚度, 标定出GZO和Cu的沉积速率。并利用沉积速率, 改变沉积时间来调节GZO以及GZO/Cu/GZO每层厚度, 其中GZO薄膜厚度约为500 nm, GZO/Cu/GZO多层膜中GZO厚度约为250 nm, Cu层厚度为2~14 nm。通过光学干涉显微镜测量薄膜的厚度;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薄膜的透过率; 通过Hall效应, 采用德堡法测量薄膜的电阻率、霍尔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
图1是在室温下H2流量对GZO薄膜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的影响, 可以看到, 随着H2流量增加, 薄膜电阻率从0.15 Ω·cm开始急剧下降, 当氢气流量为8 sccm时, 薄膜电阻率下降至1.40×10-3 Ω·cm, 进一步增大H2流量, 薄膜的电阻率趋于稳定。随着H2流量从0 sccm增加到8 sccm, 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显著增加, 当H2流量进一步增加到20 sccm, 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的变化趋于稳定。根据有关研究, 在溅射气氛中引入H2后, 氢原子会掺入ZnO晶格之中, 这些掺入的氢原子会电离而释放出电子, 即在ZnO中充当浅施主的角色[ 4, 5]。因此, 在溅射气氛中引入H2后, GZ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显著增加。同时H2还能提高薄膜的结晶度, 降低薄膜的杂质散射中心和晶界, 从而提高霍尔迁移率[ 4, 5]。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的增加, 薄膜的电阻率也会随之降低。很显然, 当H2流量增加, 更多的H被掺入GZO中, 因而导电性能逐渐提高。但是当H2流量从8 sccm增加到20 sccm, 薄膜的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无明显的变化, 这表明GZO中的H可能已达到饱和状态, 继续增大H2流量对薄膜的电学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
图2是在室温、不同H2流量下制备的GZO薄膜的透过率曲线及其平均透过率, 由图可见, 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呈现出起伏变化, 在380~780 nm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会随H2流量增加而增加。如上所述, H2引入可提高薄膜的结晶度, 减少晶界, 从而降低薄膜对光的散射, 使薄膜的透过率得到提升。另外, 由图2可得, 随着H2流量的增加, 薄膜的紫外吸收边逐渐向短波方向移动。通过( αh ν)2-h ν的关系, 外推光子能量的线性部分可得到薄膜的禁带宽度[ 7]。图3为在室温下H2流量对GZO薄膜的( αh ν)2-h ν关系及禁带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H2流量从0 sccm增加到12 sccm时, 薄膜的禁带宽度逐渐从3.23 eV增加到3.71 eV; 进一步增大H2流量到20 sccm, 薄膜禁带宽度几乎不变。很明显, 禁带宽度与载流子浓度随H2流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是因为随着H2流量的增加, GZO薄膜中载流子增加而填满到导带的较低能级, 费米能级会随之增加而进入导带, 导致光学带隙变宽, 这种现象称为Burstein-Moss效应[ 8, 9]。
为了综合衡量透明导电薄膜的光电性能, 通常引入 φTC—品质因子作为描述薄膜透明导电特性的综合指标。品质因子可以表示为:
(1) |
式中, Tm-平均透过率; Rs-方块电阻[ 10]。 φTC越大, 透明导电膜的综合性能越好。当通入20 sccm氢气时,GZO薄膜具有较低的方块电阻(32 Ω)、最高的平均透过率(91.7%), 因而具有最高的品质因子(1.34×10-2/Ω)。可见, 当氢气流量为20 sccm时, GZO薄膜具有最好的透明导电性能。
图4为Cu层厚度对在室温、Ar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的电阻率、载流子浓度以及霍尔迁移率的影响。由图4可见, 随着Cu层厚度从0 nm增加至14 nm, 薄膜的电阻率从0.15 Ω·cm下降至1.35×10-4Ω·cm, 其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随Cu层厚度增加而升高。可见薄膜导电性能的显著改善与插入Cu中间层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Cu的功函数为4.5 eV, ZnO的功函数为5.4 eV, 当Cu和ZnO层形成欧姆接触时, 由于两者功函数的差值, 会导致自由电子从Cu层注入ZnO层, 因此随着Cu层厚度的增加, 薄膜的载流子浓度会不断地增加[ 11]。同时, 随着Cu层厚度的增加, Cu层薄膜会从非连续的岛状结构转变成连续的层状结构, 进而界面散射中心会减少, 因此薄膜霍尔迁移率上升[ 11]。由于霍尔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随着Cu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薄膜的电阻率也随之降低。
图5为Cu层厚度对在室温、Ar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多层薄膜平均透过率和禁带宽度的影响。由图5可得, 随着Cu层厚度的增加, 薄膜的透过率逐渐下降。在不引入Cu层时, 薄膜平均透过率为82.43%, 随着Cu层的厚度逐渐增大至14 nm, 薄膜的平均透过率持续降低至23.51%。这主要是因为短波区域透射率主要受光吸收影响, 随着Cu层厚度的增加, 更多电子为实现带间跃迁而吸收更多的光子, 因此可见光透过率下降[ 12]。而随着Cu层厚度的增加, 薄膜的禁带宽度会从3.23 eV逐渐减小至3.16 eV。多层薄膜的导电机理是由于金属和半导体存在功函数差, 金属中的电子会注入至半导体中, 且聚集在半导体中的导带, 而与GZO接触的金属层部分Cu原子会变成Cu离子。在电场作用下, 正价的Cu离子迁移至导带中, 在导带中正价Cu离子与电子之间会形成定向电场, 所以导带中的电子即会吸引正价离子又会排斥电子, 这种现象被称作“体效应”[ 7]。在“体效应”作用下半导体价带上移, 导带下降, 从而导致禁带宽度减小[ 11]。
同样, 本课题组还计算了多层薄膜的品质因子。结果表明, 当Cu层为5 nm时, 多层薄膜具有最高的品质因子(4.47×10-4/Ω), 但明显低于适当H2流量下制备的GZO薄膜的品质因子。
如前所述, 在H2流量为20 sccm时, GZO薄膜可获得最优的透明导电性能。因此, 在H2+Ar气氛下制备GZO/Cu/GZO薄膜时, H2流量设定为20 sccm。图6为Cu层厚度对在室温、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多层结构薄膜的电学性能的影响。随着Cu层厚度从0 nm增大至5 nm, 薄膜的电阻率从1.59×10-3 Ω·cm下降至1.33×10-4 Ω·cm, 载流子浓度从5.25×1020 cm-3上升至8.52×1021 cm-3。Cu层厚度继续增加至14 nm, 薄膜电阻率和载流子浓度变化趋于稳定。霍尔迁移率随H2流量的增加没有表现出明显变化。与在Ar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薄膜相比, 在H2+Ar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薄膜具有更低的电阻率、更高的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这是由于引入H2可以显著提高GZO层的电阻率而改善三层薄膜的导电性能, 但三层薄膜的导电性能主要还是取决于Cu中间层厚度, 因此随着Cu层厚度的增加, 尤其是当Cu层厚度超过5 nm时, H2对薄膜电学性能的提升作用越来越小。
图7为Cu层厚度对在室温、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多层薄膜平均透过率和禁带宽度的影响。未加入Cu中间层时, 薄膜的平均透过率可达到91.74%。但随着Cu层厚度逐渐增加, 薄膜的平均透过率急剧下降至7.35%, 并且在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GZO/Cu/GZO多层薄膜平均透过率比在Ar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薄膜要低。这可能是因为在通入H2后, H2能有效地提高薄膜的结晶度, 从而形成具有较大晶粒尺寸的柱状结构晶体[ 13], GZO薄膜表现出较高的表面粗糙度; 引入Cu层后, GZO层与Cu层之间就会形成两层具有较高粗糙度的界面, 增加了对可见光的散射, 从而降低了薄膜的透过率[ 14, 15]。相反, Ar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的薄膜, 由于晶粒尺寸较小, Cu层和GZO层间的界面较为光滑, 所以其平均透过率相对较高。氢化的GZO/Cu/GZO薄膜的禁带宽度变化同GZO/Cu/GZO薄膜一样, 随Cu层厚度的增加, 禁带宽度从3.75 eV逐渐减小至3.66 eV, 但禁带宽度值相对较大。
通过计算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的多层薄膜的品质因子。结果发现, 当Cu层厚度从2 nm增加到14 nm时, 薄膜的品质因子从1.59×10-4/Ω下降至2.6×10-12/Ω。比较两种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薄膜的品质因子, 可以发现, 尽管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的多层结构薄膜电阻率有所降低, 但由于其透过率也显著下降, 导致其品质因子普遍低于Ar气氛下制备的GZO/Cu/GZO薄膜的品质因子。这说明尽管单独引入H2或Cu中间层可以有效改善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能, 但同时引入H2和Cu中间层则并不能进一步提升GZO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能。
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制备GZO薄膜时, 引入H2能有效地提高GZO薄膜的光电性能。引入Cu中间层制备GZO/Cu/GZO薄膜时, 随着Cu层厚度的增加, 薄膜电阻率会持续降低, 但透过率也明显降低, Cu层厚度为5 nm时, 薄膜具有最高品质因子。在溅射气氛中引入H2制备GZO/Cu/GZO薄膜时, 尽管H2引入可适当降低薄膜的电阻率, 但薄膜的性能主要取决于Cu层厚度。随着Cu层厚度的增加, H2的引入反而导致薄膜的透过率显著降低, 其品质因子也随之降低。
对比室温下三种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总厚度500 nm的GZO或GZO/Cu/GZO薄膜的透明导电性可知, 在制备GZO单层薄膜时, 引入H2可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透明导电薄膜。另外, 随着H2流量或Cu层厚度的增加, GZO或GZO/Cu/GZ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都表现出增大趋势, 但其禁带宽度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