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鹤(1983-), 男, 讲师. E-mail:fh117_@126.com
3O9]6-、]]>
2Si2O7 (LPS):0.5%Ce single crystal. The crack, defect, optical and scintillation properties of LPS:Ce were studied. The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transmittance spectrum, X-ray excited luminescence (XEL) spectra,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and decay curves (from 77 K to 500 K) were recorded. The cleavage and thermal stress cracks are detected in the as-grown crystal. Two kinds of inclusions are found through the EPMA: one is [Si3O9]6-and ]]>
闪烁晶体常用来探测γ射线或X射线, 在核医学成像、核物理和高能物理实验以及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于2000年发现了Ce掺杂焦硅酸镥(Lu2Si2O7:Ce, 简写为LPS:Ce) 闪烁晶体, 它以较大的密度(6.23 g/cm3)、高发光效率(26300 photon/MeV)和较快的衰减时间 (38 ns)成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闪烁晶体[ 2, 3]。LPS晶体是一致熔融化合物, 熔点为1900 ℃, LPS:Ce晶体的制备方法一般为提拉法(Czochralski, 简写为Cz)和浮区法(Floating zone, 简写为Fz), 其中提拉法制备的LPS:Ce晶体由于存在Ir3+[ 4]和氧空位的[ 5]猝灭现象, 发光效率常常比较低; 而浮区法制备的LPS:Ce样品由于无需采用坩埚, 且能够在空气气氛下生长, 不存在上述问题, 具有稳定的高发光效率。
通过浮区法制备得到LPS:Ce晶体, 通过电子探针(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简写为EPMA)对LPS:Ce晶体的缺陷进行分析。并通过X射线激发发射谱、透过谱、变温紫外-紫外激发发射谱和衰减时间谱对浮LPS:Ce晶体的光学和闪烁性能进行了研究。
LPS:Ce晶体样品通过浮区法获得。原料为Lu2O3、SiO2和CeO2, 纯度都为99.99%。原料在200 ℃空气中烘干2 h后, 根据(Lu0.995Ce0.005)2Si2O7的比例配料, 针对SiO2的挥发问题, SiO2配料时适当过量。原料经充分混合后装入棒状的气球, 在等静压60 MPa的压力下成型, 制成φ8 mm×40 mm长的料棒, 在1500℃温度下烧结6~10 h, 制得LPS:Ce原料的多晶棒。晶体生长在光学四镜浮区炉(型号:FZ-T-4000-H)进行, 加热源为1500 W的卤素灯, 采用石英管保温。生长气氛为空气, 生长速度为5 mm/h, 上下料棒的旋转速度为15 r/min, 方向相反。电子探针的测试是在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镜上进行, 采用其能谱色散仪(EDS)的附件来测试。由于LPS:Ce晶体为绝缘体, 进行测试前先进行镀碳处理。采用X射线定向仪对晶体的解理面进行定向。透射光谱是在Shimadzu的UV-2501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的, 变温的UV射线激发发射谱和荧光衰减时间谱是在Edinburgh的FLS-920型荧光光谱
仪上测试的, X射线激发发射谱(XEL)的测量是在自行搭建的X射线光谱仪上进行的, X光管的工作电压为60 kV, 管电流2 mA, 钨靶, 光电倍增管型号为Hamamatsu R456。
如图1所示为浮区法生长LPS:Ce的晶体照片(a)和晶体横截面电子探针照片(b)。晶体的总长约为30 mm, 右边为籽晶端, 左端为料棒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 由于生长界面保持着较大的径向和轴向的温度梯度, 生长得到的晶体内部存在较大的热应力, 整个晶胚出现了较严重的热应力开裂和解理开裂。从图1(a)可以观察到晶体的解理开裂, 经过定向, 确定开裂面为(110)和
如图2所示为LPS:Ce晶体电子探针照片。表1列出了各对应部分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 在包裹体附近的基质区域, 电子探针只能检测到Lu、Si和O元素, 由于Ce在LPS基质中的分凝系数很小只有0.1[ 6], 含量过低, 检测不到Ce的含量, 在用提拉法制备的LPS:Ce单晶中也出现相似的情况[ 7]。Lu、Si和O三者的离子数比近似为2:2:7, 与LPS基质中三种离子的比例基本一致。图2(b)所示灰色部分的电子探针显示该部分内有Lu、Ce、Si和O四种元素, 四种元素离子数比例为2:5:10:32, 其中Si、O的离子数比例接近1:3。硅氧之间可以形成复杂程度不同的硅氧阴离子团。在改变硅酸盐熔体的组成和温度时, 这些阴离子团可能分解成较简单的结构, 但也可能变得更复杂, 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8]:
(1) |
(2) |
(3) |
式(1)对应于基质中硅氧阴离子团的形成, 而式(2)和(3)的反应形成
2.2.1 X射线激发发射谱
图3所示为浮区法LPS:0.5%Ce晶体的X射线激发发射谱, 在相同测试条件下LYSO:Ce标样的X射线激发发射谱也列在图中。为了比较二者的发光效率, 对发光曲线进行积分。根据积分强度的比较, 浮区法生长LPS:Ce样品的发光效率达到LYSO:Ce标样的1.4倍。已知LYSO:Ce标样的光产额为23000 ph/MeV, 则浮区法制备的LPS:Ce样品的光产额约为32000 ph/MeV。以上结果表明采用浮区法制备的LPS:Ce晶体具有较高的光产额。
2.2.2 透射光谱
图4所示为浮区法生长LPS:0.5%Ce晶体在室温下的透射光谱。从谱线上可以看出, 谱线主要存在三个吸收峰, 分别位于250、315和350 nm处。考虑到LPS:0.5%Ce晶体的生长气氛为空气, 在生长过程中部分Ce3+离子会被氧化为Ce4+。在适当波长的光的激发下, 电子从附近的O2-离子会转移到Ce4+离子上, 形成O2-→Ce4+的电荷迁移, 250 nm处的吸收峰则对应于该电荷迁移带, 在提拉法制备的LPS:Ce样品中也存在类似现象[ 9]。315和350 nm处的吸收峰则对应于Ce3+的4f基态电子向5d的两个最低子能级5d1和5d2的跃迁。
2.2.3 紫外激发发射谱
图5所示为浮区法生长的LPS:0.5%Ce晶体在常温下的紫外激发-发射谱(a)和不同温度下的发射谱(b)。从图5(a)上可以看出, 激发谱上主要存在两个激发峰, 分别位于316和364 nm, 对应于Ce3+离子4f基态电子向5d的两个最低子能级5d1和5d2的跃迁。对发射谱进行Gaussian拟合, 可以将发射谱拟合为两个发射峰, 分别位于385和403 nm, 对应于Ce3+的最低5d子能级向4f的两个子能级4f5/2和4f7/2的跃迁。如图5(b)所示为不同温度下的紫外激发发射谱(强度归一化), 测试温度范围为77~500 K。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发射峰的峰位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从77 K到500 K, 发光峰位从383 nm红移到398 nm。分别对77和500 K温度下的发光曲线进行Gaussian拟合, 77 K时的发射峰可以拟合为位于380和407 nm的两个峰; 500 K时发射峰可以拟合分别位于393和419 nm的两个峰。这些拟合出的峰对应于Ce3+最低5d子能级5d1向4f的两个子能级2f5/2和2f7/2的跃迁[ 10]。随着温度的升高, 发射谱也在逐渐展宽, 这表明LPS:Ce晶体的自吸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11]。
2.2.4 LPS:Ce衰减时间谱
图6所示为浮区法LPS:0.5%Ce晶体的衰减时间的温度响应曲线, 插图中为77 K时晶体的衰减时间曲线, 激发波长为366 nm, 发射波长为384 nm。衰减曲线可以用单指数衰减方程 I( t)= I0exp(- t/ τ) 很好的拟合, 其中 I0为初始发光强度, τ为衰减时间, 拟合结果为32 ns, 如插图中实线所示。在所测试的77~500 K的温度范围内, 衰减时间都为单指数衰减。从图中可以看出衰减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温度转变点位于450 K。这表明LPS:Ce闪烁晶体适用于高温环境下而不会发生发光猝灭的情况。在450 K以下, 衰减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这是由于自吸收的增强, 延迟了Ce3+的发射而导致的, 在450 K以后, 衰减时间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这表明在450 K以上, 非辐射跃迁开始占据主导, 衰减时间也相应变快。这种情况是由于Ce3+最低5d电子的受热激发, 离子化进入导带造成的[ 12]。
通过浮区法制备得到LPS:0.5%Ce的闪烁晶体,并对其开裂、缺陷、光学和闪烁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晶体存在解理开裂和热应力开裂, 解理开裂面为(110)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