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1986-), 男, 硕士研究生. E-mail:th3408@163.com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Bi、Tm、Bi/Tm掺杂TiO2-BaO-SiO2-Ga2O3玻璃系统。在808 nm激光激发下, 与Tm单掺杂玻璃相比, Bi/Tm共掺玻璃中Tm3+的3H4→3F4跃迁荧光(~1485 nm)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而Tm3+的3F4→3H6跃迁荧光(~1810 nm)减弱。在980 nm激光激发下, Tm单掺玻璃中没有观察到Tm离子的特征发光, 而在Bi/Tm共掺玻璃中观察到Tm3+的3F4→3H6跃迁荧光(~1810 nm)。这是由于在808和980 nm激光二极管(LD)各自激发下, Bi/Tm共掺玻璃中活性Bi离子的近红外发光能量传递给Tm3+, 分别产生3F4→3H4与3H6→3H5跃迁所致。采用Inokuti-Hirayama模型, 分析了该玻璃体系中Bi→Tm的能量传递机理。结果表明, Bi→Tm的能量传递属于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Bi, Tm singly doped and Bi/Tm co-doped titanate glasses were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lt quenching method. The enhanced emission of Tm3+:3H4→3F4 transition at ~1485 nm, and the quenched emission of Tm3+:3F4→3H6 transition at ~1810 nm were observed in Bi/Tm co-doped glasses under 808 nm excitation. Under 980 nm excitation, no Tm-relevant emission was observed in Tm singly doped glasses, while the emission of Tm3+:3F4→3H6 transition at ~1810 nm was observed in Bi/Tm co-doped glass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ergy transfer occurred between active Bi ions and Tm3+in Bi/Tm co-doped glasses, in which the energy corresponding to Bi-related emission level excited the Tm3+from3F4 to the3H4 level under 808 nm excitation and from3H6to the3H5 level under 980 nm excitation. Th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Inokuti-Hirayama model, and the energy transfer of electric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was confirmed to be dominant in Bi/Tm co-doped glasses. The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y from Bi to Tm ions was estimated to be ~60% from the obtained lifetime of emission. Broadband emission covering 1200-1600 nm indicates Bi/Tm co-doped titanate glasse as potential material for broadband optical fiber amplifiers and tunable lasers.
随着Internet以及多媒体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 现有的基于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难以满足未来需求。因此, 研制一种近红外高增益、带宽宽的光纤放大器显得十分重要。目前, Tm3+掺杂的光纤放大器实现了S波段(1460~1530 nm)的光放大[ 1], 而S波段的光在长波长方向毗邻于EDFA工作的C波段(1530~1560 nm), 因此可通过Er/Tm离子共掺的方法同时对S和C波段进行放大。最近有报道在Er/Tm共掺的石英光纤中实现了带宽超过90 nm的光放大[ 2], 但是即使通过稀土共掺杂, 其带宽也很难覆盖整个石英光纤低损耗通信窗口(1200~1600 nm)。
近年来, 研究发现Bi离子在硅酸盐、锗酸盐、磷酸盐玻璃基质中能够产生位于1300 nm 附近的超宽带发光现象, 荧光半宽高达300 nm左右[ 3, 4, 5, 6, 7, 8]。Bi离子掺杂的玻璃有可能成为未来覆盖O、E、S、C和L波段的光纤放大器的增益介质。但是, Bi离子掺杂玻璃的荧光强度和光增益在长波段方向上随着信号波长的增加会迅速降低。近期, 研究人员通过Bi/Tm离子共掺来增强1450~1600 nm波段的荧光强度, 在锗酸盐玻璃中取得了荧光增强及带宽增大的效果[ 9, 10]。
以TiO2为主要化学成分的钛酸盐玻璃系统具有较好的红外透过性能, 并且质轻和折射率大。有研究表明, 玻璃基质的折射率越大, 受激发射截面越大[ 9, 10], 而决定基质玻璃折射率的是玻璃组分。在钛酸盐玻璃中, 通过Bi离子掺杂获得近红外超宽带发光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工作以TiO2-BaO- SiO2-Ga2O3玻璃为基质, 掺入Bi/Tm 离子, 研究其光谱性能, 并用Inokuti-Hirayama理论分析其能量传递机理。
玻璃的配方为45TiO2-20BaO-20SiO2-10Ga2O3- 5Al2O3-1.5Bi2O3- xTm2O3( x=0、0.7), 制备的玻璃样品分别表示为1.5Bi和1.5Bi-0.7Tm。为了比较, 还制备了Tm单掺杂的45TiO2-20BaO-20SiO2-10Ga2O3- 5Al2O3-0.7Tm的玻璃, 表示为0.7Tm.原料中BaO和Al2O3分别以BaCO3和Al(OH)3引入, TiO2、SiO2、Ga2O3、Bi2O3与Tm2O3直接以氧化物引入, 各原料均为分析纯。按上述配方称量相当于20 g的玻璃原料, 经充分混合均匀后放入刚玉坩埚中, 然后置于已预热至1580℃的硅钼高温炉中熔制2 h。将玻璃液浇注到已预热至300℃的模具上, 成型后, 迅速放入500℃的马沸炉退火2 h, 然后关闭电源, 自然冷却至室温。玻璃样品经切割, 抛光后, 加工成厚度为2 mm两面抛光的块体, 用于光学测试。
玻璃的吸收光谱由Perkin-Elmer-Lambda 950 UV/VIS 吸收光谱仪测得; 荧光光谱由法国J-Y公司生产的Triax320荧光光谱仪测得, 分别用808和980 nm LD激发; 荧光衰减曲线由Tektronix TDS 1012数字储存示波器记录。所有的测试都是在室温下进行。
图1是Tm离子单掺0.7Tm样品, Bi/Tm离子共掺1.5Bi-0.7Tm玻璃样品在350~2100 nm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图, 插图是Bi离子单掺1.5Bi玻璃样品的透射光谱图。在样品1.5Bi-0.7Tm 和0.7Tm中均可观察到5个明显的吸收谱带, 位于467、680、800、1200、1660 nm, 分别对应于Tm3+从基态3H6到激发态1G4、3F2, 3、3H4、3H5和3F4的跃迁[ 11, 12]。在Bi离子单掺样品中观察到位于466、700、780 nm 附近的吸收峰和位于800 nm附近弱的吸收肩, 这归因于活性Bi离子在玻璃基质中的特征吸收[ 11, 12]。在Tm3+掺杂量相同的情况下, 与Tm离子单掺玻璃样品相比, Bi-Tm共掺样品在400~1000 nm范围内的吸收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图2(a)是在808 nm激发下, Tm离子单掺0.7Tm样品、Bi离子单掺1.5Bi样品以及Bi/Tm共掺1.5Bi-0.7Tm玻璃样品在1100~1600 nm范围的荧光光谱图。在Tm离子单掺玻璃中, 可以观察到位于1485 nm附近的发射峰, 这归因于Tm3+:3H4→3F4跃迁。在Bi离子单掺样品中, 可以观察到位于1320 nm附近的宽带荧光, 该峰与Bi离子掺杂其他玻璃相类似[ 13], 是Bi活性离子的特征发光。从图2可见, 由于Bi活性离子的1320 nm发光带与Tm3+的1485 nm的发光带的相互交叉与叠加, Bi/Tm共掺玻璃具有超宽的发光带, 共掺样品的发光带变为1100~1600 nm。另外, 从图2(a)还可看出, 与Tm离子单掺样品相比, Bi/Tm共掺样品中来自Tm3+:3H4→3F4(~1485 nm)荧光强度获得了显著的增强, 这归因于活性Bi离子将能量传递给Tm3+。从图2还可发现共掺玻璃中活性Bi离子的荧光强度有所减弱。
图2(b)是在808 nm激发下, Bi离子单掺1.5Bi样品、Tm离子单掺0.7Tm样品以及Bi/Tm共掺1.5Bi-0.7Tm玻璃样品在1600~2100 nm范围的荧光光谱图。在Bi离子单掺玻璃样品中没有观察到中红外荧光, 在Tm离子单掺和Bi/Tm共掺的玻璃样品中可以观察到峰值位于~1810 nm的荧光带, 是由Tm3+:3F4→3H6跃迁所产生。在Tm3+掺杂浓度相等情况下, Bi/Tm共掺样品的荧光强度比Tm离子单掺样品弱。
为了进一步证实活性Bi离子和Tm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过程, 实验测量了在980 nm激发下, Bi离子单掺1.5Bi样品、Tm离子单掺0.7Tm样品以及Bi/Tm共掺1.5Bi-0.7Tm玻璃样品的荧光光谱, 荧光测量范围为1150~2000 nm。从图3可以看出, 在980 nm激发下, Bi离子单掺样品存在~1280 nm的宽带荧光。由于Tm3+在980 nm波段没有吸收, 在Tm离子单掺样品中没有观察到1150~2000 nm范围内的荧光发射, 而在Bi/Tm共掺样品观察到了~1280 nm与~1810 nm的荧光发射带。因为Tm3+对980 nm的抽运光没有吸收, 所以Bi/Tm共掺杂样品中的~1810 nm的荧光发射是由于活性Bi离子吸收980 nm光后将能量传递给Tm3+所致。从图3还可看出, 活性Bi离子的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减弱。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解释上述实验现象,提出了Bi和Tm之间最可能的能量传递机理。图4是活性Bi离子和Tm3+之间的能量传递示意图。根据吸收和发射光谱, 活性Bi离子的能级结构如图4所示。当样品受到808 nm波长的光激发时, Bi活性中心被激发到激发态能级ES4, 然后非辐射跃迁至激发态ES1, 最后返回至基态, 产生~1320 nm荧光。由于Bi活性离子的荧光(~1320 nm)和Tm3+:3F4→3H4跃迁的能量十分匹配, 在3F4能级上的Tm3+离子可以借此激发到3H4能级(ET1), 使Tm3+处于3F4能级上的粒子数大幅减少, 导致Tm3+:3H4→3F4跃迁的1485 nm波段的荧光增强,3F4→3H6能级跃迁的1810 nm波段的荧光减弱。在980 nm 激发下, Bi离子被激发到激发态能级ES3, 产生~1280 nm的光, 由于~1280 nm荧光和Tm3+:3H6→3H5跃迁的能量相匹配, 在3H6能级上的Tm3+被激发到3H5能级(ET2), 然后非辐射跃迁至3F4能级, 最后导致Tm3+:3F4→3H4跃迁, 产生~1810 nm荧光。
在808 nm激发下, Bi离子单掺1.5Bi样品、Bi/Tm 离子共掺1.5Bi-0.7Tm样品中Bi离子在1320 nm波段荧光衰减曲线如图5所示。在没有受主(Tm3+)时, Bi离子的荧光衰减只是简单的指数衰减, 荧光寿命为420 μs。但当Bi/Tm共掺时, Bi离子的荧光衰减变为非指数衰减, 荧光寿命减小为180 μs。这说明Bi→Tm能量传递是无辐射的能量传递过程。
对于非指数衰减荧光, 可采用Inokuti-Hirayama模型进行拟合。施主荧光衰减与受主关系如下[ 14, 15]:
(1) |
式中 τ0为施主的本征寿命, N是受主的掺杂浓度, s=6, 8, 10分别表示电偶极-偶极, 偶极-四极和四极-四极相互作用。
能量传递效率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获得[ 16]:
(2) |
其中, τBi和 τBi/Tm分别是玻璃中未添加和添加Tm2O3时, 在808 nm光激发下Bi离子的荧光寿命.在Bi/Tm共掺玻璃中传递效率可以达到近60%, 这比锗酸盐玻璃[ 11]中Bi和Tm之间的传递效率(50%)要高。这说明在Bi活性离子和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是高效的。
荧光发射截面 σp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在荧光发射曲线近似为高斯形状时, 它可根据公式(3)进行估算[ 16]:
式中 λc 、τ、c、Δ λ、n分别表示中心发射波长、荧光寿命、光速、荧光半宽高、折射率。玻璃样品参数( n、λc 、Δ λ、τ、σp)的值列于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Bi单掺钛酸盐玻璃的中Bi离子在1320 nm处的 σp比掺Bi的锗酸盐, 磷酸盐都要大。这可能是由TiO2玻璃基质中较高的折射率引起的。
σp× τ的值是评价光纤放大器的带宽性能和增益性能的重要参数。 σp× τ与激光阈值成反比[ 16]; 样品1.5Bi σp× τ值为4.5×10-24 cm2s, 比Ti3+: Al2O3 ( 1.4×10-24 cm2·s)[ 17]大。因此Bi/Tm共掺杂的钛酸盐玻璃是可以用于覆盖整个石英光纤通信波段光纤放大器的良好材料。
在808 nm激发下, Bi/Tm共掺的TiO2-BaO- SiO2-Ga2O3玻璃中来自Tm3+:3H4→3F4跃迁的荧光获得显著的增强, 还观察到了来自Tm3+:3F4→3H6跃迁的荧光淬灭。在980 nm激发下, Bi/Tm 共掺玻璃中观察到Tm3+离子的3F4→3H6跃迁荧光(~1810 nm), 这都归因于活性Bi离子和Tm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Bi→Tm间的能量传递以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为主, 其能量传递效率高达~60%。在808 nm激发下, 由于Bi离子和Tm3+的荧光叠加, Bi/Tm共掺玻璃获得了从1100~1600 nm的宽带发光。Bi/Tm共掺钛酸盐玻璃可用于制备超宽带光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