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瑞(1987-), 女, 硕士研究生. E-mail:maorui33@126.com
以植物纤维素(滤纸)为模板, 制备了中空SnO2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XRD、SEM、TEM和HR-TEM表征产物的组分、形貌和结构, 表明合成材料是由粒度大小为5~15 nm SnO2粒子组装成的中空纳米管。同时, N2吸附/脱附测试表明此材料为疏松的介孔结构。材料在电流密度100 mA/g 时, 可逆容量稳定在580 mAh/g, 6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为550 mAh/g。制备的中空SnO2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An effective method of using cellulosic substances (filter paper) as template was employed to prepare SnO2 nanotubular materials examined as anode for Li-ion battery. According to XRD, SEM, TEM and HR-TEM analysis, the synthesized nanotubular materials retained morphological hierarchy of the filter paper, and each nanotube was composed of nano-sized SnO2 ranged from 5 nm to 15 nm. At the same time, the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s are mesoporous structure. It exhibits a stable reversible capacity of 580 mAh/g at constant current density of 100 mA/g, and the reversible capacity remains at 550 mAh/g after 60 cycles, showing a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and stable cycle performance as anode for Li-ion battery.
氧化锡是一种n型宽带隙( Eg=3.6 eV)半导体材料, 在气敏元件、催化剂以及太阳能电池等应用 领域得到广泛关注[ 1]。另外, SnO2具有较高理论比容量(782 mAh/g)和锂离子低电位嵌入的特点, 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有望成为替代商业石 墨电极(372 mAh/g)的材料之一, 从而备受关注[ 2, 3, 4]。但是在锂离子嵌入与脱嵌过程中, SnO2负极材料常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 导致其首次不可逆容量较高, 电化学性能衰减, 这大大限制了其商业化[ 5, 6]。
为了改善SnO2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构建不同形貌的纳米SnO2材料正成为研究热点, 研究发现, 不同结构、形态和尺寸的纳米SnO2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化学性能[ 7, 8, 9]。目前, 已报道了一系列尺寸小、比表面积大且性能良好的纳米管[ 10, 11]、 空心核壳球[ 12, 13]、纳米线[ 8, 14]、介孔[ 15]、纳米带[ 16]和纳米棒[ 17]等SnO2材料。 结构稳定的SnO2纳米材料, 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负极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体积剧变, 改善其循环性能。而目前应用较多的制备方法是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Kim等[ 18]以KIT-6和SBA-15 SiO2为模板, 制备介孔SnO2纳米晶和纳米线,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介孔SnO2纳米晶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Ye等[ 19]以F127为软模板合成介孔硅, 然后以介孔Si为模板, 合成介孔SnO2纳米管, 组装成锂离子电池进行化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介孔SnO2纳米管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采用 SiO2或Si为模板可以获得多孔/介孔SnO2纳米材料, 但模板的去除较困难, 工艺复杂, 产量较低[ 20]。而以植物纤维素为模板制备的纳米材料可以较完整地保持模板形貌, 经高温去除模板之后, 材料结构没有太大改变, 且方法简单, 工艺简便, 产量高[ 21]。
本工作采用纤维素(滤纸)模板法合成SnO2纳米材料, 在高温去除模板后, SnO2材料保持了纤维素的中空管状结构。将材料作为负极组装成锂离子电池, 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SnCl4·5H2O, 无水乙醇, 定量滤纸(型号: GB/T1914-2007, 杭州新华纸业有限公司)。
用天平称取1 g SnCl4·5H2O, 溶解在20 mL无水乙醇中, 待溶解后, 超声振荡60 min, 配制成5%的SnCl4乙醇溶液待用。然后, 取3~4张定量滤纸, 置于布氏漏斗中, 将所配溶液的1/3倒入漏斗, 抽滤, 来回反复3~4次, 然后将滤纸取出, 浸泡在余下SnCl4溶液中。浸泡24 h后, 再次抽滤, 反复2~3次, 用酒精洗涤, 往布氏漏斗中加水, 水解24 h后, 抽滤。待水解完后, 取出滤纸, 自然晾干, 在550℃焙烧, 除去滤纸模板, 得到白色粉末状产物。
用D/Max-3B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进行物相分析, 用S-36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 观察样品的颗粒形貌, 用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产)进一步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 用ASAP-2000型氮气吸附测量仪(美国产)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
按质量比将75%的活性材料, 15%的导电剂乙炔黑和10%粘结剂PVDF的混合物 (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 在玛瑙研钵中将混合物研磨成均匀的浆料, 涂在干净的铜箔上制成电极片。将电极片置于干燥箱中50℃预干燥, 待N-甲基吡咯烷酮完全挥发后, 在压机上轻压, 再放置在干燥箱中, 在130~160℃之间真空干燥2 h左右。待温度逐渐降至室温后, 取出电极片。用打孔器将完全干燥的膜卡成 φ1.5 cm×50 μm的小圆片, 膜称重后, 在120℃抽真空干燥24 h, 得到负极片。用锂片作对电极, 采用1 mol/ L LiPF6/ EC + DMC(体积比1∶1)作为电解液, 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成双电极实验电池。
电池组装后, 采用上海辰华公司生产的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测试。采用武汉蓝电电池测试系统LAND 2100, 对组装的电池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实验, 电压范围: 0.01~1.5 V; 电流密度为: 100、500 mA/g。
图1是在550℃温度下合成的SnO2纳米管状材料的XRD图谱, 未检测到其他任何杂相, 所制备的样品为纯四方相金红石结构的SnO2材料(JCPDS 41 - 1445)。
所制备SnO2材料的SEM形貌见图2, 其中图2(a)是纤维素模板(滤纸)的原始形貌, 从图中可清晰地看出纤维素的管状结构(整个滤纸原样的形貌为片状, 但上面布满小管)。而图2(b)是550℃焙烧后所得SnO2材料的整体形貌图, 煅烧后, 滤纸模板中的碳挥发, SnO2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滤纸纤维素的管状结构, 整体结构并没有坍塌。
TEM(图3)更进一步表明了此材料为空心纳米管, 管径大约在50~80 nm左右, 管壁厚为15~20 nm左右。由此可知, 材料为由空心纳米管组成的管径为1.5~2.0 μm, 管壁厚为500~600 nm左右的空心微米管, 且纳米管是由5~15 nm大小的SnO2颗粒组成, 其特殊的结构为电化学循环性能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12, 14]。图3(c)中衍射图分析结果与XRD图谱分析结果相一致, 材料为结晶性较好的SnO2金红石结构。
SnO2空心纳米管的特殊结构决定了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特点。图4为样品SnO2的N2等温吸附脱附曲线及孔径分布图, 从图可以看出, 该样品的BJH吸附孔径主要分布在2~30 nm之间, BET比表面积为183.15 m2/g。从比表面积及孔径大小分布可知, 此SnO2材料具有疏松的介孔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电极的纳米效应, 而且有利于缓解SnO2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时的体积变化[ 21]。
图5为纳米氧化锡材料电极的恒流充放电循环性能曲线。电池首次放电容量为1635 mAh/g, 随后的可逆容量为580 mAh/g, 首次不可逆容量高达1055 mAh/g。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生成Li2O, 电极表面生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 SEI膜), 也要消耗Li+, 导致首次不可逆容量的产生[ 22]。另外, 经研究表明, 一些纳微孔状结构, 也具有一定的储锂能力[ 22, 23, 24, 25]。实验结果还表明, 虽然制备的纳米管SnO2材料有较大的首次不可逆容量, 但是从第二次循环开始, 放电容量达580 mAh/g, 经60次循环后, 容量还能保持在550 mAh/g左右, 显示出纳米管状SnO2材料具有较稳定的循环性能。这可能是由于材料为中空管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剧变, 有利于循环的进行[ 26], 中空管是由5~15 nm的SnO2颗粒组成, 粒径小、比表面积大, 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置和锂离子快速穿插的通道, 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
以天然纤维素(滤纸)为模板, 通过表面溶胶凝胶和随后高温煅烧制备出了结构稳定的纳米管状SnO2材料。将材料组装成锂离子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结果显示, 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电极的可逆容量维持在580 mAh/g。具有天然纤维素结构的SnO2纳米管状材料拥有牢固的骨架和疏松的介孔结构, 提高了锂离子的扩散速率, 有效地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效应, 减小了活性成分粉化程度。因此合成的SnO2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容量。但其首次不可逆容量较高, 可考虑在材料中掺杂一定量的碳并结合表面修饰包覆技术, 以提高其首次库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