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军(1976-), 男, 副教授. E-mail:wangdj761118@163.com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多孔结构Bi2WO6光催化剂, 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N2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比表面-孔径分布和光吸收特性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水热温度、水热反应时间对Bi2WO6的形貌、比表面-孔径分布和光吸收特性影响, 并探讨了Bi2WO6光催化剂对模拟燃油的脱硫活性。结果表明, 在强酸性条件下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Bi2WO6的形貌、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影响显著, 190℃水热反应2 h所得Bi2WO6为新颖的鸟巢状微晶, 且鸟巢状Bi2WO6由片层状二级结构组装而成。XRD和EDS表明, 鸟巢状结构的Bi2WO6为正交晶系, 纯度较高。N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 鸟巢状Bi2WO6具有多孔结构, 孔主要分布在10 nm, 比表面积大约为17.49 m2/g。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三维介孔结构Bi2WO6具有较好的模拟燃油脱硫效果, 在空气流量为100 mL/min, 催化剂加入量为1.2 g/L, 可见光照射180 min, 模拟汽油脱硫率高达91.2%, 且催化剂的稳定性能较好。
Porous-Bi2WO6 was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process. The phas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surface area/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as-synthesized Bi2WO6sample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file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croscope (T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UV-Vis-DRS), and low-temperature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techniques. Furthermore,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Photo-ODS) activity of as-synthesized Bi2WO6sampl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Bi2WO6 under the strong acidic medium. After 2 h of reaction at 190℃, the as-obtained sample exhibits a novel nest-like 3D Bi2WO6 microcrystal with scales of 3-4 μm. HR-SEM reveals that the 3D nest-like Bi2WO6 microcrystal composes of many small secondary nanoplates. XRD and EDS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as-synthesized D nest-like Bi2WO6 microcrystal is orthorhombic pure-Bi2WO6.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the pore distribution result show that nest-like 3D Bi2WO6 microcrystal has pores in the size of 6-8 nm and the BET surface area is calculated to be as much as 17.49 m2/g. The photocatalytic experimental result illustrates that as-synthesized 3D nest-like porous Bi2WO6microcrystals exhibit an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o photocatalytic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for simulated fuel oil under sun-like light irradi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100 mL/min air flow, 1.2 g/L photocatalyst amount, and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for 180 min,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simulated fuel oil reaches 91.2%, and the stability of photoctalyst is also good.
钨酸铋(Bi2WO6)是一种结构最为简单的Aurivillius型氧化物, 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 可以吸收可见光而被激发,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因此, Bi2WO6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为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提供新的思路, 在环境净化和新能源开发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成为目前广泛研究的光催化剂之一[ 1, 2, 3, 4, 5, 6, 7]。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人们对Bi2WO6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8, 9, 10, 11, 12]。固相法是传统的制备方法, 但这种方法合成的产物粒径大、颗粒分布不均匀、团聚现象严重。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人们探索了一些软化学法合成Bi2WO6, 如溶胶-凝胶法[ 8]、超声法[ 9]、微波法[ 10, 11]、水热法[ 12]等, 其中, 水热法在晶粒尺寸和形貌控制方面有优势, 成为普遍采用的合成方法。近来, 人们通过添加形貌控制剂等方法制备了三维Bi2WO6光催化剂, 发现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 片状结构的Bi2WO6组装成球形结构的Bi2WO6[ 13, 14, 15], 并发现球形结构的特殊表面结构易于吸附污染物。
近年来, 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欧美诸国陆续规定含硫量排放由原来的1000 μg/g降低到30 μg/g。目前, 在我国所使用的催化裂化汽油(简称FCC汽油)中含硫量在500~1600 μg/g之间, 其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噻吩、烷基取代噻吩和苯并噻吩等[ 16, 17]。传统以FCC汽油为原料精制低含硫汽油的工艺是通过催化加氢脱硫(简写HDS), 该工艺具有适合大规模生产、脱硫效果较好等优点, 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18, 19]。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人们开发出多种脱硫技术, 如生物脱硫[ 20]、萃取脱硫[ 21, 22]、吸附脱硫[ 23, 24, 25]和氧化脱硫等[ 26, 27, 28], 其中催化氧化脱硫(Cat-ODS)是一种最有希望代替传统加氢脱硫的新型脱硫技术[ 27, 28, 29, 30]。与传统的脱硫工艺相比较, 氧化脱硫具有下列优势: 首先, Cat-ODS工艺易于在低温、低压下进行, 适宜于液相催化反应; 第二, 燃油中大部分含硫化合物对加氢脱硫工艺活性不高, 但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则有较高的活性; 第三, Cat-ODS工艺过程不消耗氢气, 易于实施; 第四, 在Cat-ODS 工艺过程中, 含非极性的硫化合物被氧化为相应的极性硫氧化物如亚砜和砜, 氧化产物易于通过溶剂萃取和吸附脱硫的方法从燃油中脱除[ 30, 31, 32, 33, 34]。另外, Cat-ODS工艺可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种类来获得具有选择性氧化活性的催化剂。因此, 设计合成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是开发新的Cat-ODS工艺的关键。
基于上述背景, 本工作制备了三维鸟巢状介孔Bi2WO6光催化剂, 并初步探索了Bi2WO6对模拟FCC汽油的脱硫活性。
称取0.98 g分析纯的Bi(NO3)3·5H2O粉末, 将其溶于配制好的20 mL 0.4 mol/L的HNO3溶液, 在40℃的温度下搅拌至固体Bi(NO3)3·5H2O溶解, 接着加入10 mL浓度为0.02 mol/L (NH4)2WO4·5H2O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2 h。停止搅拌后, 将此混合溶液转入密封的水热罐后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在190℃下加热4 h。然后, 取出水热罐冷却3 h后, 用高速医用离心机离心洗涤(用蒸馏水), 洗涤完毕后放入干燥箱内干燥。最后将干燥好的固态Bi2WO6用玛瑙研钵研磨成粉末状的纳米Bi2WO6。作为对比, 按照文献方法制备TiO2- xN x[ 35]。
样品的物相结构采用日本岛津公司 XRD-7000型全自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鉴定, CuKα(Ni滤玻片滤波, λ=0.15418 nm), 管电压40 kV, 管电流30 mA, 步长0.02°, 扫描范围 2θ: 20°~80°, 扫描速度1º/min; 样品的形貌在日本电子JEOL-6701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上观察; 样品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 (SAED) 图谱在日本电子JEM-2100型透射电镜上测试, 加速电压200 kV; 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在北京金埃谱的V-Sorb2800P全自动比表面-孔径测试仪上进行; 粉体UV-Vis吸收光谱采用日本岛津公司 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 扫描范围200~800 nm, 标准BaSO4参比。
光催化脱硫实验: 将一定体积的噻吩溶解于正辛烷中, 配制成含硫量为500 μg/g的模拟汽油[ 35]。将模拟汽油溶液置于光催化降解装置中进行(实验光源为氙灯), 将20 mg催化剂样品加入20 mL模拟汽油中, 不断磁搅拌30 min以建立吸附-脱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压缩机鼓空气, 流速为100 mL/min。在光照过程中按一定间隔时间取样测试, 每次吸取5 mL溶液以甲醇作为萃取剂, 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 min, 吸取正辛烷相分析检测硫含量。
含硫量的测定: 含硫量的测定在WK-2D型库仑分析仪上进行, 汽化室温度为680℃, 燃烧室温度为850℃, 以氮气作为载气, 氧气为燃烧气, 碘电极为参比电极, 铂电极为测量电极。
图1(a)是水热法所得Bi2WO6的XRD图谱, 从图谱可以看出, 各衍射峰的位置和对应晶面的 d值和标准卡(JCPDS 39-0256)一致, 可确认样品为正交晶系的Bi2WO6, 在样品的XRD图谱中没有杂峰出现, 表明样品的纯度较高。多个衍射峰的强度较高, 表明样品的结晶度较高, 高结晶度的半导体表面含有较少的电子-空穴复合中心, 说明催化剂可能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图1(b)是样品的N2吸附-脱附曲线, 由图可以看出, 等温线属于典型的IV类型特征(脱附曲线具有明显的滞后), 说明样品属于介孔结构材料[ 3, 36, 37]。图1(b)中插图为样品的孔径分布曲线, 可见大多数的孔尺寸在10 nm左右, 在20~100 nm之间也有孔的分布, 这种分布是由样品的特殊形貌决定的。图2是样品的FE-SEM照片。由图2(a)~(b)可以看出, 样品呈三维球形介孔结构, 尺寸在3 μm左右。由图2(c)~(d)可以看出, 三维球形Bi2WO6微球是由厚度20~40 nm的片层结构按照一定方向组装而成, 纳米片交错联结形成新颖的孔状结构, 形成大小不同的孔。图2(e)~(f)是样品的TEM和HR-TEM照片, 由图可以清晰看出样品的轮廓为球形; 由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HR-TEM)可以看出, 组成Bi2WO6微球的片层结构的晶面间距为0.315 nm, 对应于(131)晶面的面间距, 这表明组成Bi2WO6微球的纳米片沿着(131)晶面定向生长。图2(g)是样品的EDS图谱, 由图图谱可以看出, Bi2WO6由Bi、W、O三种元素组成, 不含其它杂质元素, 进一步表明所得样品的纯度较高。
图3是不同温度下反应2 h所得样品的XRD图谱。由图3可见, 当水热温度为140℃时, 样品的衍射峰为弥散峰; 当水热温度160℃, 开始出现Bi2WO6的(131)、(200)、(202)和(331)晶面的特征衍射峰; 当水热温度为170℃时, 各衍射峰的强度继续增强, 并开始出现(400)、(103)和(204)晶面的特征衍射峰; 当水热温度为180℃时, 产物中除了Bi2WO6特征衍射峰外, 还出现一些杂质的特征衍射峰; 而水热温度为190℃时, 反应2 h, 各衍射峰的强度均较强, 且没有其它杂峰, 各衍射峰的位置与标准卡片(PDF 39-0256)完全吻合, 说明190℃水热反应2 h所得样品为纯的正交晶系的Bi2WO6。由图4可以看出, 当水热温度小于160℃时, 产物为粒径约为20~50 nm的球形纳米粒子。当水热温度为170℃, 产物中开始出现了片状结构, 表明Bi2WO6纳米粒子开始定向生长, 这与XRD结果一致。当水热温度升高至190℃, 样品呈规则的多级鸟巢状纳米结构, 且这种多级结构是由厚度约20 nm的纳米片组装而成(图4e~f), 这表明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温度可以很好地调控Bi2WO6形貌。
控制水热反应温度为190℃, 考察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的影响, 结果见图5~6。由图5可以看出, 反应时间小于30 min时, 衍射峰为宽化的弥散峰; 当反应时间延长至60 min时, 开始出现(131)、(200)、(202)和(331)晶面的特征衍射峰; 当水热时间延长至2 h时, 主要的特征衍射峰全部出现, 且各衍射峰位置与标准卡片(JCPDF 39-0256)完全吻合, 没有出现任何杂质相, 说明水热反应2 h时所合成的催化剂为纯的正交晶系的Bi2WO6; 继续延长水热反应时间至6和12 h, 衍射峰的强度继续增强, 表明样品的结晶度继续增大。由图6可以看出,190℃水热反应30 min时, Bi2WO6纳米粒子开始定向生长, 有大量纳米片生成, 反应时间延长至2 h时, 产物即为规整的三维鸟巢状纳米结构体系; 继续延长水热反应时间, 所得样品的整体变化不大, 但尺寸明显增大。
Bi2WO6是一种典型的层状结构, [Bi2O2]2+平面层和八面体结构的[WO4]2-层交替出现, [WO4]2-八面体之间有较大的排斥力, 同样[Bi2O2]2+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斥力, Bi2WO6的这一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形成片层状结构。根据Bi2WO6的形貌随时间的进化过程, 可以推测Bi2WO6纳米体系的形成机理如下: 水热反应的初期, 体系中形成大量Bi2WO6晶粒, 这一阶段的反应速率与起始反应物浓度密切相关, 即反应受动力学控制。当水热反应时间延长至1 h时, 反应初期生成的Bi2WO6晶粒经熟化过程逐渐生长成片状结构。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由于Bi2WO6晶体特殊结构, 外露的[Bi2O2]2+层和八面体结构的[WO4]2-层所带电荷不同, 导致了片状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定向组装。当水热反应时间达到2 h时, 所得Bi2WO6形貌规整的三维鸟巢状介孔微晶。当反应时间继续延长至6 h和12 h时, 片状Bi2WO6微晶的表面片层间的距离变小, 与自组装过程相伴随发生“Ostwald熟化”过程导致比表面积下降(见表1)。
图7是以钨酸铵和硝酸铋为起始反应物, 190℃水热反应不同时间所得样品的UV-Vis-DRS图谱, 根据公式 ah ν=A(h ν- Eg)2[ 38] 作图(图7中插图)可得, 当水热时间分别为2、6、12和24 h时, 所得Bi2WO6的带隙分别为2.8、2.96、2.98和3.0 eV。为了探索纳米Bi2WO6的应用, 实验将一定量的噻吩溶解于正辛烷中形成一定硫含量的模拟燃油, 以Bi2WO6作为光催化剂可见光光源探讨其催化活性, 结果见图8。空白试验表明, 催化剂和光照是噻吩降解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 以Bi2WO6-2h (3D nest-like)为光催化剂, 光照180 min, 模拟汽油脱硫率高达91.2%, 硫含量由起始的500 μg/g下降到44 μg/g; 而样品Bi2WO6-12 h、Bi2WO6-6 h和 Bi2WO6-1.0 h的脱硫率分别为73.5%、81.0% 和59.4%(图8a)。图8(b)为样品光催化脱硫的动力学拟合, 可见噻吩的脱硫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 样品Bi2WO6-2 h、Bi2WO6-6 h, Bi2WO6-12 h和 Bi2WO6-1 h 光催化降解噻吩的速率常数分别为0.0157、0.0117、0.0080和0.0055 min-1。从图9(a)可以看出, Bi2WO6-2 h的脱硫活性明显比P25和TiO 2-xN x要高, 且重复使用5次, 活性没有明显下降(图9b), 表明多孔鸟巢状Bi2WO6-2 h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此外, 各样品在光照30 min以前催化活性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吸附作用所致。
1) 实验制备鸟巢状三维介孔光催化剂Bi2WO6为纯的正交晶系, 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均对样品的形貌、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产生极大影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190℃水热反应2 h所得Bi2WO6为规则的多级三维鸟巢状三维介孔结构, 高分辨FE-SEM测试表明, 三维结构的Bi2WO6由更小的片层状二级结构组装而成。
2) 样品的N2吸附-脱附实验结果表明, 190℃水热反应2 h所得Bi2WO6具有介孔结构, 样品的比表面积( SBET)通过N2吸附等温线(-196.68℃)计算, 大约为17.49 m2/g。
3)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三维鸟巢状结构的Bi2WO6具有较好的模拟燃油脱硫效果, 且对催化剂的性能稳定, 循环使用5次, 活性下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