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彬(1974-), 男, 教授. E-mail:wangcb@whut.edu.cn
以Ho为掺杂元素,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Bi4-
Ho-doped bismuth titanate (Bi4-
稀土元素(La、Nd、Pr、Ce、Sm、Eu、Dy等)掺杂的钛酸铋(Bi4Ti3O12)[ 1, 2, 3, 4, 5, 6]具有剩余极化强度大、抗疲劳性好、结晶温度低和无铅环保等优点, 可望替代传统锆钛酸铅(PZT)或钽酸锶铋(SBT)等铁电材料, 在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7, 8]等功能器件中得以广泛应用.
近年来, Guo等[ 9]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Ho掺杂的Bi4Ti3O12(Bi3.6Ho0.4Ti3O12)薄膜, 该材料具有较大的剩余极化强度(2 P r=44.2 μC/cm2)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 说明Ho是一种较好的掺杂改性元素, 而关于Ho掺杂的Bi4Ti3O12(Bi4- xHo xTi3O12)陶瓷还未有研究报道. 另外, 目前多采用常压烧结方法制备稀土元素掺杂的Bi4Ti3O12陶瓷, 其致密度不够高(约90%), 并且过高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000℃以上)易造成Bi元素的严重挥发, 影响其物相组成[ 10, 11]. 相比而言, 热压烧结技术通过在加热过程中施加压力加速粉末颗粒的接触、扩散和流动, 易于实现低温致密烧结并能有效抑制易挥发组份的缺失. 为此, 本工作以Ho为掺杂元素,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Bi4- xHo xTi3O12陶瓷, 重点研究Ho掺杂量对其物相组成、致密度、微观结构和铁电性能的影响, 以期获得纯相、高致密度的Bi4- xHo xTi3O12新型铁电陶瓷.
实验原料为化学纯的Bi2O3、TiO2和Ho2O3微粉, 按化学式Bi4- xHo xTi3O12( x=0、0.2、0.4、0.6、0.8)分别称取原料微粉并使Bi2O3过量3wt%(弥补制备过程中Bi的挥发[ 12]). 以乙醇为球磨介质球磨4 h使原料混合均匀, 待混合粉末干燥后压制成片, 然后放在马弗炉中预烧8 h合成Bi4- xHo xTi3O12粉末, 合成温度为900℃. 再将合成粉体置于高温模具中, 在850℃、30 MPa下热压烧结2 h, 最终得到 φ20 mm×4 mm的烧结样品.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Rigaku Ultima III)对合成粉体和烧结样品的物相进行分析; 利用排水法测试烧结样品的体积密度;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Hitachi S-3400)观察其断面形貌; 利用铁电材料测试系统(Radiant Precision Premier Ⅱ)测量室温下Bi4- xHo xTi3O12陶瓷的电滞回线.
图1是900℃由Bi2O3、TiO2和Ho2O3反应合成的Bi4- xHo xTi3O12( x=0~0.8)粉体的XRD图谱, 可以看出, 除由于加入了过量Bi2O3导致生成极少量富铋相Bi12TiO20外, 所有样品的主晶相均为具有层状钙钛矿结构的Bi4Ti3O12相, 而原料Bi2O3、TiO2和Ho2O3的特征衍射峰已消失, 说明它们已反应完全. 此外, 当Ho的掺杂量达 x=0.8时, 仍没有其它杂相出现, 表明Ho掺杂量在 x=0~0.8范围内未改变Bi4Ti3O12的晶体结构, Ho3+可完全进入Bi4Ti3O12晶格中, 这是由于Ho3+与Bi3+的化合价相等而离子半径( rHo=0.091 nm, rBi=0.103 nm)相近.
虽然Ho引入对反应合成的Bi4- xHo xTi3O12粉体的晶体结构影响不大, 但对其晶格常数的影响却很明显. 图2是利用XRD测试结果进一步计算得到的不同Ho掺杂量( x=0~0.8)的Bi4- xHo xTi3O12粉体的晶格常数, 可以看出, 随着Ho掺杂量的增加, Bi4- xHo xTi3O12粉体的晶格常数逐渐减小, 这与Ho掺杂Bi4Ti3O12薄膜的变化规律相似[ 13]. 由于Ho3+固溶进入Bi4Ti3O12晶格中后部分取代Bi3+离子, 而Ho3+的离子半径( r=0.091 nm)比Bi3+离子的半径( r=0.103 nm)略小, 因此导致Bi4- xHo xTi3O12粉体的晶格常数随Ho掺杂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将900℃下反应合成的Bi4- xHo xTi3O12( x=0~0.8)粉体, 进一步在850℃/30MPa下进行热压烧结, 所得烧结体的XRD图谱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 经过热压烧结后, Bi4- xHo xTi3O12粉体中残存的Bi12TiO20富铋相已消失, 烧结体的特征衍射峰与Bi4Ti3O12的标准图谱(PDF 72-1019)完全对应, 为单一的Bi4Ti3O12相.
图4为热压烧结的Bi4- xHo xTi3O12陶瓷的致密度随Ho掺杂量的变化. 可以看出, 对于 x=0~0.4的Bi4- xHo xTi3O12陶瓷, 其相对密度均在99%以上, 几乎完全致密; 而当 x>0.4后, Bi4- xHo xTi3O12陶瓷的致密度开始下降, 至 x=0.8时, 相对密度已降至94.8%.
图5为热压烧结的Bi4- xHo xTi3O12( x=0~0.8)陶瓷的断面形貌, 可以看出, 当Ho的掺杂量 x=0.2时, Bi4- xHo xTi3O12陶瓷的晶粒发育良好, 晶粒之间排列紧密, 组织致密且呈现片层状结构. 对于Bi4Ti3O12晶体, 其 a轴和 b轴方向的晶格常数非常相近, 而 c轴方向的晶格常数约为 a轴和 b轴的6倍, 这样Bi4Ti3O12晶粒沿 c轴生长需要克服的能量比 a轴或 b轴更大, 于是沿 ab平面的生长速度远大于 c轴生长速度, 因此晶粒多呈片层状生长[ 14, 15]. 另外, 因少量Ho3+进入Bi4Ti3O12晶格替代Bi3+, 使其晶格产生畸变, 增大了烧结驱动力从而促进了材料的烧结.
随着Ho掺杂量的增大, Bi4- xHo xTi3O12陶瓷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 晶粒大小也更加均匀, 这是由于掺入到陶瓷中的Ho3+进入到晶格内部, 抑制了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 并使成核数量增多, 因而形成了细小均匀的形貌特征[ 16]. 当 x>0.4时, 样品又开始变得疏松, 断面出现较多孔洞, 这与相对密度的测试结果(图4)相吻合, 可能是因为此时Ho的掺杂量大于其在该固溶体中的溶解度, 导致少量Ho3+在晶界处富集, 钉扎了晶界的运动, 阻碍了物质迁移, 不利于排除烧结过程中气孔[ 17], 从而影响了Bi4- xHo xTi3O12陶瓷的烧结性能.
图6(a)为室温下不同Ho掺杂量的Bi4- xHo xTi3O12( x=0~0.8)陶瓷的电滞回线. 对于未掺杂Ho的Bi4Ti3O12陶瓷, 极化强度几乎随所加电场呈线性变化, 并未出现饱和极化的趋势. 随着Ho掺杂量的增加( x=0.2~0.6), 电滞回线对称并趋于饱和, 具有良好的矩形度, 表现出铁电特征. 当Ho掺杂量增加到 x=0.8时, 电滞回线的矩形度又变差.
图6(b)是Bi4- xHo xTi3O12陶瓷的剩余极化强度2 Pr随Ho掺杂量的变化. 可以看出, 随Ho掺杂量的增加, Bi4- xHo xTi3O12陶瓷的2 Pr先增大后减小, 在 x=0.4时获得最大剩余极化强度2 Pr = 13.92 μC/cm2, 远大于未掺杂的Bi4Ti3O12陶瓷(2 Pr=1.4 μC/cm2), 这说明适量的Ho掺杂可提高Bi4Ti3O12陶瓷的剩余极化强度, 改善其铁电性能, 这主要是与氧空位浓度和不同掺杂浓度引起的掺杂位置的不同有关[ 18, 19, 20].
Bi4Ti3O12中Bi易在高温处理过程中挥发, 产生Bi空位并随之产生氧空位, 这种带电的点缺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将迁移到畴界、晶界和界面等自由能较低的位置上, 在极化翻转过程中会钉扎畴壁, 阻止新畴的成核长大, 使得可以反转的铁电畴的数目减少, 降低了铁电性能. 而Ho比Bi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掺杂之后较稳定的Ho取代易挥发的Bi, 直接降低由于Bi挥发产生的氧空位浓度, 减弱了缺陷对铁电畴壁的钉扎作用, 增加了可反转的畴的数目, 从而使剩余极化强度增大.
另一方面, Bi4Ti3O12是由两个(Bi2O2)2+层之间包含三个(Bi2Ti3O10)2-类钙钛矿单元构成的层状钙钛矿结构[ 21], 其铁电极化主要来源于类钙钛矿单元, 而(Bi2O2)2+层起绝缘层与空间电荷库的作用. 当进一步提高Ho掺杂量( x>0.4)后, 一部分Ho3+开始进入(Bi2O2)2+层, 类钙钛矿层的氧空位不再随Ho掺杂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 而掺杂离子进入(Bi2O2)2+层后又破坏了(Bi2O2)2+层原有的空间电荷库与绝缘层的功能, 引起材料性能的下降. 加之Ho掺杂量 x>0.4时, Bi4- xHo xTi3O12陶瓷的致密度明显下降, 气孔增多, 也会影响其铁电性能. 这些作用相互竞争, 导致了Bi4- xHo xTi3O12陶瓷的剩余极化强度随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1) 采用固相反应法, 在900℃, 合成时间8 h条件下合成出主晶相为Bi4Ti3O12的Bi4- xHo xTi3O12( x=0~0.8)粉体.
2) 利用热压烧结法, 在850℃、30 MPa条件下制备出物相单一、整体致密的Bi4- xHo xTi3O12陶瓷. Ho掺杂量 x=0~0.4时, 其相对密度均在99%以上.
3) 随Ho掺杂量的增加, Bi4- xHo xTi3O12陶瓷的剩余极化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适量Ho掺杂能有效改善其铁电性能, 在Ho掺杂量 x=0.4时, 其剩余极化强度达到最大值(2 Pr= 13.92 μC/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