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杰(1986-), 女, 硕士研究生. E-mail:liuzhijiesyfx@126.com
分别以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作为表面修饰剂, 以四氯乙烯、十二烷基苯和Isopar H作为分散介质, 研究纳米TiO2电泳粒子表面荷电性质及其荷电量的可控制备. 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的TiO2粒子的
Preparat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with controllable surface charges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was investigated in ethylene tetrachloride, Isopar H and dodecylbenzene, in which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modified by anionic surfactants, cationic surfactants and polymers,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iO2 nano-particles modified by cationic surfactants had negative charges in ethylene tetrachloride, while it had positive charges in Isopar H and dodecylbenzene, the nano-particles modified by anionic surfactants had the opposite character. The influence of concentration of charge control agents on TiO2 nano-particles surface charges was discussed, in which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modified by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phonate,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and styrene/divinylbenzene, respectively. It was shown that
固体粒子在溶液中因表面基团的解离或选择性地吸附溶液中某种离子而带电荷, 同时在带电表面附近的液体中必然有与固体表面电荷数量相等但符号相反的反离子. 带电表面和反离子构成双电层[ 1]. 由于电荷分离会造成固液两相内部存在电位差, 双电层的滑动层与溶液内部的电位差称为 ζ电位. 在不同的溶液中, 粒子和溶液的相互作用不同, 粒子表面的滑动层也不同, 因此所测得的 ζ电位不同.
TiO2因其良好的光学性能而作为白粒子应用于电泳显示中[ 2, 3, 4], 但由于其密度过大、与有机溶剂的相容性较差、表面荷电能力较差, 限制了其应用[ 5, 6, 7, 8]. 电泳粒子表面荷电能力直接关系到电泳显示的效果, 若能实现粒子表面的荷电性质与荷电量的可控制备, 便可有效地控制电泳显示的响应速度、对比度和反射率等. 同时可使不同显色粒子荷载给定的电荷量, 进一步控制其在分散介质中的运动, 从而实现对显示器件的调控[ 9, 10]. Miyazawa[ 11]和Jacobson[ 12]分别报道通过控制包覆层的厚度而控制粒子表面的荷电量, 而对TiO2表面荷电性质和荷电量的详细研究报道很少.
本工作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苯乙烯/二乙烯苯等对TiO2纳米粒子表面进行修饰, 通过测试表面改性后粒子的带电情况以分析滑动层的位置, 进而实现荷电性质的可控制备. 同时研究分散体系中电荷控制剂的浓度与粒子表面荷电量的关系, 实现荷电量的可控制备.
1.1.1 实验试剂
无水乙醇、四氯乙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三乙醇胺(TEA)、氨水、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偶氮二异丁腈(AIBN)、苯乙烯(St)、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甲苯、十二烷基苯和盐酸等为分析纯.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二乙烯苯(DV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化学纯. KH-570、Isopar H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工业品. TiO2粒子(粒径为50 nm).
1.1.2 实验仪器
利用美国NICOLET 38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表征TiO2粒子修饰前后表面的红外吸收光谱变化, KBr压片; 热分析由SDT Q500热分析仪(美国TA公司)表征, 氮气气氛, 升温速率20 ℃/min; 利用Delsa Nano激光粒度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测定修饰前后TiO2粒子的平均粒径; 修饰前后TiO2粒子与水的接触角及其电泳淌度分别由JC2000D型接触角测量仪和JS94J型微电泳仪(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表征; 修饰前后TiO2粒子的形貌由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HITACHI公司)和JEM-2100F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公司)观察; 分散介质的粘度和介电常数分别由Physica MCR 301型流变仪(奥地利Anton Paar公司)和PGM-Ⅱ型介电常数仪(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测定. SK7200LHC超声波清洗器, G10型医用高速离心机, FD-1C-50型冷冻干燥机.
1.2.1 表面活性剂改性TiO2粒子的制备
将2.00 g TiO2放入150 mL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30 min, 在搅拌下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 调节pH值至设定值, 70℃反应6 h. 反应产物经乙醇洗涤后以6500 r/min 速度离心分离, 冷冻干燥后得到表面改性的TiO2粒子. 实验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分别是 SDBS、SDS、CTAB和TEA.
1.2.2 聚合物改性TiO2粒子的制备
1) PMMA改性TiO2粒子的制备
将1.00 g TiO2分散于70 mL甲苯中, 在N2保护下升温至80℃, 将1.00 g MAA溶解于10 mL甲苯中, 于30 min内滴加到反应体系中, 反应2 h.
再将3.00 g MMA溶于15 mL甲苯的溶液和一定量的MBAM溶于20 mL乙醇中的溶液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 然后将0.10 g AIBN溶于10 mL甲苯中, 在45 min内滴加到反应体系中, 在N2保护下继续反应20 h. 反应产物经乙醇洗涤后以6500 r/min 速度离心分离, 冷冻干燥后得到PMMA改性的TiO2粒子.
2) St/DVB改性TiO2粒子的制备
将1.00 g TiO2分散于100 mL甲苯中, 加入0.30 g KH-570, N2保护下在110℃反应10 h. 反应完成后以6500 r/min速度下离心分离, 下层固体在80 mL乙醇中超声分散1 h.
将1.33 g PVP、1.33 g St和1.33 g DVB溶于 30 mL乙醇中的溶液和一定量的MBAM溶于20 mL乙醇中的溶液加入到上述乙醇体系中, 搅拌均匀. 在N2保护下升温至80℃, 将0.13 g AIBN溶于10 mL乙醇中, 在1 h内滴加到反应体系中, 反应6 h. 反应产物经乙醇洗涤后以8000 r/min 速度离心分离, 冷冻干燥后得到St/DVB改性的TiO2粒子.
2.1.1 IR分析
改性TiO2粒子和未改性TiO2粒子的红外吸收光谱见图1. 由图1可见, 曲线b中3376 cm-1为TEA中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曲线c中2923、2850 cm-1为SDS中甲基、亚甲基伸缩振动吸收峰; 曲线d中1506、1538、1564 cm-1为SDBS中苯环C-C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峰, 2840、2906 cm-1为SDBS中甲基、亚甲基伸缩振动吸收峰; 曲线e中1398、1475、2846、2919 cm-1为CTAB中甲基、亚甲基伸缩振动吸收峰; 曲线f中1716 cm-1为PMMA中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 曲线g中1681、1494、1452 cm-1为St/DVB中苯环C-C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峰. 与曲线a相比较, 由以上特征吸收峰表明TiO2粒子表面分别被TEA、SDS、SDBS、CTAB、PMMA和St/DVB修饰.
2.1.2 修饰产物的热失重分析
在氮气氛围中, 未改性TiO2粒子和改性TiO2粒子在室温至800℃之间的热失重曲线见图2. 图2中, 由于粒子表面的物理吸附水与表面作用力较弱, 一般在200℃以前失重. 而表面活性剂则与粒子表面的羟基形成化学键, 作用力较强, 失重温度在200~600℃之间. 曲线a为未改性TiO2粒子的热失重曲线, 在200~600℃之间基本没有失重; 曲线b、c、d和e分别为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TiO2粒子的热失重曲线, 在此区间的失重率分别为2.105%、3.496%、4.982%和6.451%, 可以看出随着表面活性剂分子量的增大, 失重率逐渐增大, 但由于表面活性剂在TiO2粒子表面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其总失重率均较小; 两种聚合物修饰TiO2粒子在200~600℃之间的失重率分别为27.64%(曲线f)和32.34%(曲线g), 说明聚合物在TiO2粒子表面包覆层较厚.
2.1.3 TiO2粒子的基本性质
将改性TiO2粒子和未改性TiO2粒子分别均匀分散在乙醇中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径, 见表1. 由表1可见, 以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后的TiO2粒子平均粒径增大20~40 nm. 且如果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增大(SDBS 和CTAB), 其粒径也相应较大. 两种聚合物修饰的TiO2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03.7和220.5 nm, 大于表面活性剂修饰的产物, 这与热失重分析中的结果一致, 失重率大的TiO2粒子的平均粒径也较大.
测量上述TiO2粒子与水的接触角, 其数据见表1, 可见, 未改性TiO2粒子与水的接触角为0°, 完全铺展, 说明其表面亲水性很强.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产物与水的接触角均在18.81°和55.39°之间, 说明其表面亲水性减弱了, 这是由于表面修饰层阻挡了水的润湿, 但由于其表面为单分子层修饰, 还不足以使其表面变为亲油性. 而水与两种聚合物修饰产物的接触角分别为118.1°和131.5°, 说明其表面已变为亲油性, 与有机分散剂有良好的相容性.
用比重瓶法, 根据公式
(1) |
测量改性和未改性TiO2粒子的密度, 见表1. 由表1可见, 经表面活性剂修饰后的TiO2粒子的密度明显减小了, 但还是远大于分散介质的密度, 在制备分散体系时还需要添加分散稳定剂. 而聚合物修饰的TiO2粒子的密度则较接近有机分散剂的密度, 有利于粒子自身的分散. 由表1还可以看出粒子的密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2.1.4 SEM和TEM分析
改性TiO2粒子和未改性TiO2粒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见图3. 从图3(a)~(d)可见, 表面修饰后的TiO2粒子与未修饰的粒子分散状况有较大的差别, 未修饰之粒子存在团聚现象, 团聚粒径约200 nm, 而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修饰后的TiO2粒子基本无团聚, 粒径较小, 分布在50~110 nm之间, 可见表面活性剂可明显减少TiO2粒子的团聚. 聚合物St/DVB修饰的TiO2粒子的粒径达到了200 nm, 表面较光滑. 比较图3(f)~(h), 可以看到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TiO2粒子的修饰层, SDBS和CTAB在TiO2粒子表面的修饰层只有1~2 nm, 而St/DVB聚合物的包覆层达到了30 nm左右.
一般地, ξ电位与粒子表面电泳淌度符号相同. 根据Henry方程, 在双电层厚度与粒子半径相比很小时可以换算成Smoluchowsky形式[ 13]:
(2) |
μ—电泳淌度, m2/(V·s); η—介质的粘度, mPa·S; ε—介质的介电常数, pF/m; 分别用流变仪和介电常数仪测量四氯乙烯、Isopar H和十二烷基苯三种介质的粘度和介电常数, 见表2.
将改性TiO2粒子和未改性TiO2粒子分散于四氯乙烯、Isopar H和十二烷基苯三种介质中, 用微电泳仪测量TiO2粒子在三种分散介质中的荷电性质和电泳淌度, 根据公式(2)计算 ξ电位, 见表3. 分析表3中的数据可见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的TiO2产物在四氯乙烯中 ξ电位呈负性, 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产物在其中为正性; 而在十二烷基苯和Isopar H中则相反. 这是由于在不同的分散介质中,粒子与分散介质的相互作用不同, 粒子表面的滑动层也不同, 所以所测得的 ζ电位的极性相反.
在四氯乙烯中由于氯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高, 使得分散介质中的富电子云基团发生极化偏移, 从而在分散介质中存在两性基团, 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产物表面带正电, 由于静电吸引会吸附介质中的负电荷且结合紧密, 导致TiO2粒子表面的滑动层带负电, 而溶液中剩余带正电的反离子, 使得 ξ电位为负电性, 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产物则相反. 而在十二烷基苯和Isopar H中, 不存在电子云密度高的原子, 介质中不发生电子云的极化偏移, TiO2粒子表面无大量静电结合的相反电荷, 因此, 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产物的粒子滑动层带正电, 使得 ξ电位为正电性, 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产物则相反.
综上, 对于存在高电子云密度原子的溶剂, 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粒子在此类溶剂中的 ξ电位呈负性, 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粒子呈正电性; 对于不存在高电子云密度原子的溶剂, 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粒子在此类溶剂中的 ξ电位呈正电性, 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粒子则呈负电性. 根据这个结论, 纳米TiO2电泳粒子便可实现表面荷电性质的可控制备.
以SDBS、CTAB和MBAM为电荷控制剂, 用微电泳仪测量SDBS、CTAB和St/DVB修饰的TiO2粒子分别分散在四氯乙烯、Isopar H 和十二烷基苯中的电泳淌度, 按照公式(2)计算其 ξ电位. 粒子表面荷电量与电荷控制剂浓度的关系如图4.
表面活性剂的聚集体随其浓度增加依次会以单体分子、预胶束、球形胶束、棒状胶束和层状胶束等形式存在. 通常认为预胶束到球形胶束转变的浓度为第一临界胶束浓度, 球状胶束转变为棒状胶束的浓度为第二临界胶束浓度.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不是很大时, 胶团大多呈球状. 当浓度在10倍于临界胶束浓度或更大时, 会形成棒状胶束.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继续增大, 棒状胶束聚集成束, 甚至形成巨大的层状和块状胶束.
图4中TiO2粒子表面荷电量随着电荷控制剂浓度的变化而起伏. 分析原因与临界胶束浓度有关. 在达到第一临界胶束浓度前, 随电荷控制剂浓度的增加, TiO2粒子表面荷电量增大, 图4中SDBS、CTAB和MBAM的浓度( w/ V)分别为0~0.030%、 0~0.025%和0~0.175%; 达到第一临界胶束浓度时, 形成反胶束, 荷电量变小, 图4中SDBS、CTAB和MBAM的浓度分别在0.030%~0.050%、0.025%~0.050%和0.175%~0.250%之间.在第一临界胶束浓度和第二临界胶束浓度之间时, 随电荷控制剂浓度的增加, 荷电量又呈增大的趋势, 图4中SDBS、CTAB和MBAM的浓度分别在0.050%~0.300%、0.050%~0.250%和0.250%~0.500%之间; 达到第二临界胶束浓度时, 再次形成反胶束, 荷电量变小, 图4中SDBS、CTAB和MBAM的浓度分别在0.300%~0.500%、0.250%~0.500%和0.500%~2.000%之间, 最终导致TiO2粒子表面荷电量随着电荷控制剂浓度的增大而起伏, 在临界胶束浓度附近存在极小值, 而且两次极小值之间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约为10倍的关系.
根据得到的这一变化规律, 用SDBS修饰的TiO2粒子, 调节SDBS的浓度在0~0.030%之间, 即可得到不同的 ξ电位, 在四氯乙烯中为18.83~43.47 mV, 在Isopar H中为-18.06~-50.57 mV, 在十二烷基苯中为-64.89~-174.62 mV; 同理, CTAB修饰TiO2粒子, 调节CTAB的浓度在0~0.025%之间时, 可分别控制其 ξ电位为-6.79~-31.57 mV(四氯乙烯)、20.21~ 32.51 mV(Isopar H)和45.68~154.02 mV (SDBS); 用St/DVB修饰的TiO2粒子, 调节电荷控制剂MBAM的浓度为0~0.175%, 可分别在四氯乙烯、Isopar H 和十二烷基苯三种介质中得到其 ξ电位值-14.03~-80.98 mV、22.27~57.10 mV和42.23~165.45 mV.
实验制备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修饰的纳米TiO2电泳粒子, 对其进行了红外、热失重及形貌分析, 得到密度低、粒径均匀且表面亲油的纳米TiO2电泳粒子, 并研究了其表面荷电情况, 得到如下结论:
对于存在高电子云密度原子的溶剂, 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的TiO2粒子在其中的 ξ电位呈负电性, 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修饰的粒子呈正电性; 对于不存在高电子云密度原子的溶剂, 粒子的 ξ电位性质则相反.
分散在某一分散体系中的纳米TiO2粒子的 ξ电位, 在电荷控制剂的临界胶束浓度附近存在极小值, 并随着电荷控制剂浓度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变化, 两次极小值时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约为10倍的关系, 根据如上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方便地实现纳米TiO2粒子在给定介质中的 ξ电位值的可控制备.